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來,立憲期限在九年的基礎上縮短一些不為過吧。”

劉崇佑的下一句才是重點,“一年太快,那在退一步,兩年如何?”

說完這句話,同志會的所有人露出輕鬆的神情,剛才的闡述有理有據,這次你總沒有理由搪塞了吧?所有人都眼睜睜的看著葉開,其中也包括隨行的外務部官員,面色隱隱擔憂。

“昨日朝廷上諭已發,九年之期斷不可變,本官恐怕很為難啊。“

葉開的回答剛一出口,對方立馬駁斥,似乎早就等在這個節骨眼上。

“那朝廷就是絲毫無所誠意,立憲就是欺騙萬民的假立憲,如果這樣,在下不敢保證請願之風不會再次盛行!”這話簡直就是**裸的威脅,他這麼說就是篤定對方沒有還口之力。

對此,葉開只是冷笑了一聲,不卑不亢的說道:“劉議員算錯了,論國土,日本國不過是大清三十分之一,這預備期限不能從九年開始減,應該從二百七十年往下算,而論人口,這日本八千萬,大清四萬萬,也才五分之一強,這年限應是四十五年,就算減去一半,二十年不為過吧?”

葉開的一番話說的對方啞口無言,在場的人幾乎全部愣住了,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會議差點單方面中斷。

沒時間和他們耗下去,瞅準這個時機,葉開直接丟擲了一顆重磅煙霧彈。

“剛才提到朝廷毫無誠意,那你們覺得赦免康梁,准許其回國算不算有誠意?”

赦免康梁!?

這四個字在會場中掀起了軒然大波。(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

全場俱靜,對面坐著的六個人,都因為葉開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而陷入長久的呆滯中。

“良大人,你說是赦免。。。。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半天后,同志會代表哆哆嗦嗦重複了一句,沒有了剛才的冷靜。

“不錯。”葉開很自信的回答:“既然你們懷疑立憲的誠意,那朝廷下旨赦免‘康梁亂黨’,這就可見攝政王立憲的決心。”

葉開說完,對面幾個人開始彼此交頭接耳,輕聲討論,而葉開也不急,安靜的坐著,偶爾用關注的目光打量他們。

維新派雖然和立憲派嚴格意義上講算不上同一種政治派別,但正因為有了戊戌年間的百日變法,所以兩人在民間的影響力極大,而葉開之所以扔出赦免二人的籌碼,除了後者已經沒有什麼實際威脅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解決康有為這個麻煩,後者在海外頂著“維新領袖”的名頭招搖撞騙,大肆攬財,簡直不夠丟人的

再退一步講,倒時候就算朝廷真的下旨赦免,他們二人也未必敢回來,但輿論效應卻是爆炸性的,左右是不吃虧。

“康梁變法,是朝廷擅殺無辜,錯在朝廷,二人本來就無罪,何來赦免一說?”

簡單的商議過後,同志會那邊發聲了,康梁雖然是立憲的一根標杆,但都是老黃曆了,還不至於把主動權徹底交出來。

葉開明白他們是在索要更多的條件。

“這樣吧,良大人,既然九年太慢,兩年又太快,我們在僵持下去,於事無補,那我們各退一步,三年如何,三年,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晚了。”

“九年,說好了九年就九年,這個原則不能變。”葉開微微搖頭,回絕了。

“良大人不肯讓步,那我們只好愛莫能助了。”

雙方都閉上了嘴,談判再次陷入了僵持。

“哎。。。”長久的沉默後,談判席上忽然傳來了一道沉重的嘆息聲。

“你們說良某這是何苦呢,明知這和談分歧巨大,卻還要親自來,看來有負朝廷重託了,若非良某身著這一身官袍,也巴不得早一天開國會。。。。”

葉開緩緩地長嘆一聲,然後衝著面前的人搖搖頭。

“和談不成,我們也辜負民眾的囑託。”

孫洪伊這時候總算開口了,他可不希望葉開下不了臺,畢竟對方也是清廷中少見的開明派,要是跟他也談不攏,那這件事就根本沒有任何出路。

“既然這樣,本官就再退一步,既然國會一時半會兒開不成,那就先開一個預備國會,諸位覺得如何?”

葉開的話讓會議突然來了轉機,對面幾乎是異口同聲,“什麼預備國會?”

“速開資政院”

葉開肯定的說道,接著回答:“正式國會不能馬上就開,倒可以先開一個預備國會,九年預備期裡,就以資政院為預備國會上議院,一來這預備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