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燕王孝陵哭感天

朱棣今年三十九歲,已經歷過無數的風雨和磨礪。

他在十一歲時被封為燕王,拜師國朝第一武將徐達,娶徐達之女為妻,二十一歲時便就藩北平。

這十幾年的塞王生活,讓他從一個皇胄貴子成長為統帥三軍的大將。

他深知朝廷的複雜和險惡,也養成了凡事必須瞭然於胸、掌控之中的性格。

在明代初期,蒙元雖然被大明王朝逐出中原,退回到了草原深處。

但他們的軍事實力並未因此而削弱,反而依舊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

他們依然擁有龐大的騎兵隊伍,擅長在廣闊的草原上馳騁,對中原地區構成了持續的威脅。

北平,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曾是蒙元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它位於中原與草原的交界處,是中原地區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關口。

一旦北平失守,整個中原地區都將暴露在蒙元的鐵蹄之下。

朱棣,這位英勇的皇子,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

他明白,作為大明的守護者,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嚴密防範北方的威脅。

他親自部署邊防軍隊,加強城牆的修築和加固,同時積極訓練士兵,提高他們的戰鬥力。

然而,儘管朱棣做了這麼多的準備和努力,北方的威脅依然如影隨形。

蒙元的騎兵時常在邊境地區出沒,試圖尋找機會入侵中原。

朱棣深知,只有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準備,才能確保大明的安寧和穩定。

因此,他時刻關注著北方的動態,不斷調整和完善邊防策略。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守護著大明的疆土和人民,為後世的繁榮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洪武朝時期,朱棣曾兩次出征草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他的優秀領兵能力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和信任。

然而,隨著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的相繼去世,朱棣成為了朱元璋諸子中最年長的藩王。

這種情況的出現,讓朱棣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深知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明白朱元璋對自己的看重和偏愛。

自從太子朱標、秦王、晉王,接連薨逝,自己作為諸王之中最年長,同時又是嫡子的朱棣,不是沒有對於皇位的渴望。

但是朱元璋最後選擇了,朱標的子嗣朱允炆。

朱棣對於父皇的選擇也並沒有那麼的抗拒,只是心中有點失落罷了。

然而,他也清楚自己對於皇位的威脅。

在朱元璋臨死前的一個月,他還下令讓朱棣節制諸軍、備衛開平。這封朱元璋最後遺詔,徹底讓朱棣明白了父皇的心思。

這既是對朱棣的信任和看重,也是對他的一種約束和警示。

然而,當朱元璋的去世,朱棣心中的悲痛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無論是作為尚在人世的諸王之長,還是為人子的孝道,朱棣都沒有理由,不去京師奔喪。

所以他不顧一切地奔襲千里,想要回到金陵為父送終。

然而,他卻被攔在了淮安。那一刻,他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助。

他只能痛哭不已,雙膝跪地,對著金陵方向不斷磕頭,以表達心中的難過和無奈。

此刻,在享殿之中,朱棣的悲痛再次湧上心頭。

他知道自己已經違背了父親的遺詔,但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朱棣不是沒有懷疑過朱元璋的遺詔,因為從朱允炆對待諸王的態度上。

朱棣就有理由相信,這份遺詔就是朱允炆跟那幫子大臣弄出來對付自己的。

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的身份,諸王之長,太祖嫡子,久經戰陣的藩王。

朱棣心中雖然有怨,但是也易位而處,也能理解,因為朱允炆是隔代傳承。

此時的他只想在這裡,盡情地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思念和愧疚。

他的哭聲在大殿中迴盪,彷彿要將這份悲痛永遠地留在這裡。

想到此處,朱棣心中陰霾已散,臉上露出堅定的神色。

他深吸一口氣,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然後放聲大哭起來。

他的哭聲震天動地,彷彿要將心中的悲痛和不安都宣洩出來。

他告訴世人,他是孝順的兒子、忠誠的臣子。

他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他對皇考的真心和對朝廷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