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諸卿皆以為建文合適,來年永珍更新,朕便決定改元建文。
陳迪,朕問你,諸王與各國使臣在京期間,可有不法之舉?”
朱允炆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
陳迪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道:
“稟陛下,近日來,諸王與各國使臣皆能恪守本分,行事端正,無有逾越規矩、違法亂紀之處。
然而,因先帝大喪,舉國上下正沉浸在哀痛之中,熱孝未除。
故諸王皆閉門謝客,深居簡出,未曾外出走動,以示對先帝的尊重與緬懷。
然而,在這肅穆的氛圍中,唯有倭國使臣近期行動較為頻繁,頗為引人注目。
他們不僅多次造訪禮部,更是言辭懇切地要求朝廷賞賜工匠技術。
據禮部官員回報,倭國使臣對我國的製造工藝與技巧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希望能夠引進學習,以促進其國家的工業發展。
對於此事,臣已深感不妥,並立即著人留意倭國使臣的動向。
臣深知,工匠技術乃國家之根本,若輕易傳授於他國,恐對我朝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臣已著手準備相應的對策,一方面加強禮部對倭國使臣的接待管理,避免洩露機密;
另一方面,臣也將與朝中大臣商議,探討如何妥善處理此事,既能維護我國利益,又能不失禮儀之邦的風範。
臣深知陛下對此事定有明察秋毫之智,故特來稟報,懇請陛下明示。”
朱允炆聞言,眉頭微皺,心中一陣不悅。
倭國向來狡猾多變,對於工匠技術的渴求更是從未停止。
他深知,一旦輕易將技術傳授給倭國,恐怕會助長其野心,甚至可能給大明帶來隱患。
“哦?倭國使臣竟有此要求?”朱允炆沉聲問道。
“以往使臣進京朝拜,朝廷的賞賜規模又是如何?”
陳迪回答道:“以往朝廷對使臣的賞賜,多是農具、銀錢、茶絲陶瓷等物,以彰顯我大明之富饒與慷慨。”
朱允炆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倭國使臣進貢的又是何物?”
“倭國使臣進貢的,多是些奇珍異寶、珍稀之物。”陳迪如實回答道。
“洪武朝時,太祖皇帝曾有規定,對於藩屬國的進貢,朝廷需以三倍之禮回饋。”
朱允炆微微頷首,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他轉頭看向戶部尚書鬱新,問道:“鬱大人,對於此次倭國使臣的要求,你如何看待?”
鬱新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
“陛下,臣懇請陛下細聽臣的諫言。
按照歷來的規矩和傳統,戶部在接待外國使臣時,確實應當給予他們相應的回饋,以顯示我朝的慷慨與氣度。
這既是尊重,也是禮儀,更是維護國家形象的必要之舉。
然而,陛下,臣也深知,如今的國朝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時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
先帝的大喪,使得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國家的各項事務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京營的改革,雖然是為了提升國家的軍事實力,但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資源來支援。
更何況,近期地方的大澇,更是使得許多百姓生活困苦,國家的救濟和恢復工作也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國庫的情況已經是捉襟見肘,每一分錢都需要精打細算。
在這樣的背景下,臣斗膽建議,此次對倭國使臣的賞賜,是否可以稍作變通。
不再以金銀珠寶等實物為主,而是改為贈送我國的工匠技術。
這樣一來,既可以節約開支,避免給國庫帶來更大的壓力。
又可以展示我朝的技藝和文化,讓倭國使臣對我朝有更深的瞭解和尊重。
同時,這也符合我朝一貫的開放和包容的對外政策,體現了我們願意與各國交流學習,共同進步的決心。
陛下,臣深知此建議可能有些大膽,但臣真心希望陛下能夠考慮。
在當前的困境下,我們需要的是更加務實和明智的決策,而非墨守成規。
相信陛下一定能夠明察秋毫,做出最符合國朝利益的決定。”
朱允炆聞言,眉頭緊鎖。
他深知,古代文人往往對工匠技術嗤之以鼻,認為那是奇淫技巧,不值一提。
然而,他卻深知工匠技術的重要性。
軍中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