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 旬日大朝定年號

翌日,天剛矇矇亮,奉天殿廣場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整齊列隊,等待大朝會的開始。

朱允炆端坐於龍椅之上,他的目光透過眼前的朝臣,投向了遙遠的未來。

這是他從孝陵回來的第二次朝會,與第一次的心中底氣不足而言,現在他覺得底氣十足。

此時,樸不用高亢的聲音響起:“朝會開始!”。

群臣立刻禁聲,躬身行禮,齊聲高呼:“臣等參見陛下!”

聲音整齊劃一,充滿了敬畏與忠誠。

朱允炆微微點頭,抬手示意群臣免禮,然後開口說道:

“眾卿免禮,今日召卿等議事。

自太祖駕崩,朕登基以來,已有月餘。

熱孝將除,新朝初立,永珍更始。

值此年末之際,朕欲與眾卿商議國號,望諸卿暢所欲言。”

他的話音剛落,禮部尚書陳迪便上前一步,拱手說道:

“陛下,自太祖皇帝開國立業以來,我大明武功赫赫,威震四方。

太祖皇帝憑藉智慧和勇氣,成功收復了漢家江山,使得中原百姓得以脫離異族統治的苦難。

當時,太祖皇帝選定了“洪武”作為國號,象徵著國家的威武和昌盛,也預示著我大明未來的輝煌。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如今,我大明已經穩固地立足於中原大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雖然蒙元殘餘勢力仍盤踞於漠北之地,但他們的力量已經遠遠無法與我大明相提並論,已不足以成為我大明的威脅。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臣以為,我們可以考慮對國號進行一番新的寓意。

太祖皇帝的“洪武”之號,雖然已經深入人心,但如今的大明已經與往昔不同。

我們需要一個更能體現當前國家狀況和未來發展願景的國號。

因此,臣建議,我們可以取“洪武”之“洪”字,寓意著我們繼承太祖皇帝的偉大功業,繼續發揚光大大明的威武和昌盛。

同時,再取“熙”字。《爾雅》有云:“熙,興也。”

這個字寓意著光明、繁榮和興盛,正好可以表達我們期望大明興旺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的願景。

綜上所述,臣懇請陛下采納臣的建議,將國號更改為“洪熙”。

這個新的國號既繼承了太祖皇帝的威武傳統,又寓意著大明未來的光明前景。

相信一定能夠激勵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同開創大明更加輝煌的未來。”

朱允炆聽罷,心中一陣沉思。

他自然知道“洪熙”這個國號,但那是後世之事,與他無關。

然而,陳迪的建議卻讓他看到了大明未來的希望。

他點了點頭,說道:“愛卿之言甚是有理,洪熙二字寓意深遠,可資借鑑。”

方孝孺此時也站了出來,他拱手說道:

“陛下,臣在此斗膽陳述,對於陳大人的見解,臣固然認同其大部分內容,但仍有部分未盡之處需待斟酌。

太祖皇帝的確武功蓋世,一統天下,開創了洪武朝的輝煌。

然而,在那個時代,也確實存在著一些過激的舉措,使得天下臣民心中惶恐,生活不安。

如今,大明王朝初立,百廢待興,臣以為此時應以文治為主,以安撫民心,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昔日漢朝的文景之治,便是以文治為主,使得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國力日盛。這是大明應當效法的前朝盛治。

關於國號的選定,臣認為陳大人的建議有可取之處,但也需進一步斟酌。

臣建議取“建文”為國號,其中“建”字寓意立朝律,象徵著大明王朝將建立公正嚴明的法制,維護社會秩序;

“文”字則代表文治教化,意味著大明將以文化教育為主,提升國民素質,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這樣的國號,既能彰顯陛下之英明神武,又能體現大明以文治國的理念。

它預示著大明王朝將在陛下的領導下,既注重法治建設,又重視文化教育,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臣相信,只要陛下采納此建議,大明必將成為千秋偉業,流芳百世。”

朱允炆聽罷方孝孺的建議,心中不禁暗暗點頭。

他深知從洪武朝以後文治的重要性,也明白只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他看向群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