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章 勸說史可法(二)

盧九德走後,史可法回到書房,緩緩落座,神情凝重,陷入了長久的沉思。屋內靜謐得連根針掉落的聲音都能聽見,唯有他沉重且略顯急促的呼吸,透露出此刻內心的波瀾起伏。

如今福王已然得到江北四鎮總兵和鳳陽總兵馬士英的鼎力支援,聲勢浩大,如日中天,按照兄終弟及的順序,更兼有著皇室正統的名分,已然穩穩佔據了這場皇位角逐的上風。反觀桂王,遠在封地,手中既無重兵,身旁也缺強援,雖說賢名在外,可亂世之中,空有名望卻難成大事,猶如無根之萍,飄搖不定。

他抬手揉了揉太陽穴,滿心都是糾結與無奈。自己一心擁立桂王,為的是給大明尋一位賢明君主,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可眼下局勢,若執意與福王一派抗衡到底,大明的朝堂勢必陷入更深的分裂,政令不通、軍心渙散,本就搖搖欲墜的國祚,怕是會加速傾頹。

大明此刻急需一位能迅速穩定局勢、凝聚各方力量的君主,而非陷入無休止的皇位紛爭,白白耗費精力、貽誤戰機。

史可法長嘆一聲,喃喃自語道:“難道真要順應這大勢,轉而輔佐福王?可他過往的德行,終究叫人難以放心吶。”他腦海中又浮現出福王那些風傳的奢靡逸事,眉頭不禁皺得更深。但轉而一思,盧九德的勸說也並非全無道理,福王既許下高位與大權,許是真心求賢若渴,想有所作為;又或是權宜之計,只為拉攏人心。可不管怎樣,當下若不做出抉擇,任由局勢失控,受苦的終究是萬千黎民百姓。

史可法站起身來,踱步至窗邊,望著窗外暮氣沉沉的天色,心中暗下決定:不管輔佐何人,自己的底線唯有一個——光復大明河山,護百姓周全。福王若真能踐行承諾,將軍國大事放心交予自己,全力支援重新奪回北京,那不妨暫且信他一回;可若往後露出一絲懈怠、昏庸之態,自己拼了這條性命,也要力挽狂瀾,絕不讓大明毀於一旦。主意既定,史可法稍稍平復心緒。

盧九德懷揣著滿心期許,腳步匆匆地趕回福王府。入府之後,不及歇腳,便直奔福王所在的書房。福王正在裡頭來回踱步,滿心焦急地等著他的訊息,一瞧見盧九德進來,忙不迭地問道:“大伴,此行結果如何?史可法那老頑固可被你說動了?”

盧九德先是跪地行了個大禮,而後才眉飛色舞地回道:“殿下,此行雖未徹底拿下史可法,卻也頗有成效。史大人起初態度強硬,依舊咬死擁立桂王一事不鬆口,可咱家把殿下的誠意、抱負,還有許下的諸多好處一一道來後,他明顯有所動搖。”

福王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疑慮:“只是有所動搖?這可還不夠啊,大伴,史可法在朝中素有威望,東林黨那幫文人又多以他馬首是瞻,若不能將他徹底收服,往後登基了,朝堂之上怕是少不了麻煩。”

盧九德趕忙解釋:“殿下莫急,史可法也說了,會再斟酌一番。咱家瞧他神色,絕非敷衍之語。史大人一心繫著大明國運,顧慮的無非是殿下過往的風評,怕殿下登基之後不能勤勉理政。但咱家把殿下日夜憂心國事、謀劃重振大明的決心如實告知後,他已然將殿下的誠意記下了。”

福王微微頷首,若有所思道:“如此說來,倒還有轉機。只要史可法肯放下成見,為朕所用,這朝堂便能安穩大半。大伴,你且說說,接下來咱們該當如何?”

盧九德弓著身子,輕聲進言:“殿下,咱家以為,此刻若想徹底收服史可法,非殿下您親自出面不可。史可法為人極重名節,對大明忠心耿耿,心中裝的皆是江山社稷,尋常人的勸說,他或許只當是權宜之計、利益誘哄,難以全然信服。但殿下您貴為皇室正統,親臨相勸,這份重視與誠意,旁人無可比擬,說不定便能打消他心底的顧慮。”

福王聽了,眉頭微微一蹙,面露猶豫之色:“讓孤親自去?這萬一要是談崩了,往後可就徹底沒了轉圜餘地,平白失了顏面不說,還可能逼得他鐵了心與孤作對。”

盧九德連忙擺手,賠笑道:“殿下多慮了。史可法現下已然動搖,並非油鹽不進之人。殿下只需帶著十足誠意,與他坦誠相見,重申登基後富國強兵、光復北京的宏圖大志,再著重強調定會給予他軍政要務上的絕對權柄,讓他能毫無掣肘地施展抱負。如此一來,史可法定會感知到殿下的真心,權衡之下,歸附於殿下麾下也未可知。”

福王低頭沉思片刻,緩緩踱步,心中反覆掂量此舉的利弊。良久,他停下腳步,神色稍顯堅定:“大伴所言,倒也有些道理。如今這局勢,孤急需史可法這般有威望、有能力的臣子輔佐。罷了,孤便親自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