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精心策劃了一場規模宏大的軍事行動,他派遣徐庶、夏侯威以及王昶等將領率領大軍從荊州出發,直撲江夏。
同時命令吳龐統、毋丘儉和胡遵等諸位猛將統率軍隊向南進軍,目標直指東興。
另外還安排文聘、王基、陳泰以及徐質等將領自交州向北進發,攻打廬陵。此次出征,曹真準備要以三路大軍共同討伐東吳。
而此時此刻,東吳的大將軍諸葛瑾卻不幸身患重病,臥床不起,難以再領軍作戰。
於是,孫權當機立斷,提拔了諸葛瑾之子諸葛恪擔任右都督一職,讓他協助陸遜一同承擔守衛國土的重任。
面對來勢洶洶的魏軍,東吳也迅速做出應對部署。
司馬懿與其子司馬師、司馬昭,還有大將丁奉共同率領兩萬五千名精銳士兵增援東興,全力抵擋龐統所部的猛烈攻擊。
與此同時,年輕有為的諸葛恪,則親率兩萬大軍火速趕往廬陵增援,負責阻擊文聘方面軍的強攻。
而身經百戰的陸遜更是毫不畏懼,親自統領五萬雄師奔赴江夏前線,與徐庶展開較量,抵禦來自荊州方向的敵軍攻勢。
在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之際,司馬懿展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他最為擅長的就是指揮部隊進行急速行軍,因此能夠日夜不停地趕路救援東興。
就在這時,魏軍前鋒營的胡遵部已經抵達堤岸,並開始有條不紊地列陣佈陣。
他們不僅搭建起了堅固的浮橋,做好了渡水的充分準備,而且還分兵多路,對城池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
司馬懿登高遠望,觀察到敵方的一舉一動後,當機立斷作出決策——要趁敵人尚未完全站穩腳跟之時,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的奇襲!
就在此時,他果斷地命令自己的長子司馬師,以及智勇雙全的大將丁奉率領三千名精銳士兵,乘坐著戰船,揚起風帆,急速前進。
當時正值隆冬時節,天空飄灑著鵝毛般的大雪,天氣寒冷至極。
而此時的胡遵正在營地內與眾將領們飲酒取暖,全然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臨近。
他們計程車兵也因為放鬆警惕,導致兵陣鬆散不整。
司馬師觀察到敵軍如此鬆懈,心生一計,對丁奉說道:“此刻正是絕佳時機,待到夜幕降臨,我們可以悄悄潛入敵營,放火燒燬他們的營帳,來個出其不意的偷襲!”
然而,丁奉聽到這個計策後,卻毫不猶豫地脫下身上厚重的鎧甲和上衣,露出結實的肌肉,怒目圓睜,大聲怒吼道:“封侯賞爵就在今天!何須等到夜晚?”
話音未落,只見丁奉手持長刀,一馬當先地向著魏營衝殺而去。
其餘的將士們見此情景,無不受到極大的鼓舞。
他們紛紛效仿丁奉,甩掉手中的盾牌,脫去上衣,光著膀子,揮舞著鋒利的刀劍,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入魏營。
一時間,喊殺聲響徹雲霄,震耳欲聾。
驚慌失措的魏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暈頭轉向,根本來不及組織有效的抵抗。
他們四處逃竄,爭相湧向浮橋,想要逃離戰場。
由於人數眾多,擁擠不堪,再加上浮橋年久失修,承受不住這麼多人的重量,最終斷裂崩塌。
許多人落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溺水者不計其數,據粗略統計,竟多達數千人。
眼看著魏軍即將全面潰敗,如果不是龐統智謀過人,及時想出應對之策,巧妙地佈置防線,抵擋住了丁奉等人的兇猛攻勢,恐怕這場戰鬥剛剛開始,魏軍就要遭受滅頂之災了。
龐統成功地穩住局勢之後,迅速收攏殘餘部隊,並向後撤退七十里,重新選擇有利地形安營紮寨。
他深知丁奉英勇善戰,此次雖然僥倖守住,但要想徹底擊敗對方並非易事。因此,他決定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破敵之法,以便尋找到合適的時機,向司馬懿和丁奉發起反擊,挽回之前的劣勢。
在龐統的營帳之中,微弱的燭火輕輕搖曳,映照出他那堅毅而又充滿智慧的面龐。
他全神貫注地盯著面前攤開的軍事地圖,目光如炬,彷彿能夠透過地圖看到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形勢。
心中暗自思忖著:“丁奉此人確實勇猛異常,若與其正面硬拼,我方恐怕勝算不大。必須另闢蹊徑,出奇制勝才行!”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營帳之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只見一名小卒神色匆匆地奔入帳內,單膝跪地抱拳稟報:“啟稟大人,我方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