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營等,都可從市內搭乘…方便到達。如有時間,可一一到訪。【王宮】王宮為昔日巴伐利亞君主的王宮,位於德國市中心。是最吸引人的名勝古蹟。
幾個世界以來,它一直是巴伐利亞的統治家族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所在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座宮殿是德國最大的市內宮殿,目前向遊客開放,展示其建築、室內裝飾和皇家收藏。王宮由十個庭院和博物館組成,有130個展室。
三個主要部分分別是靠近馬克斯…約瑟夫廣場的國王殿?,朝向王宮大街的老宮殿,以及面臨王宮花園的宴會廳、老王宮劇院、珍寶館等。從地鐵站出來背後就是王宮花園,有個特別像景點大門的拱門,極具氣勢。
然而這只是個假象,雪落和柳靜姝很激動地衝進去發現怎麼也找不到售票處和參觀入口。後來問了當地人才知道,真正的景點大門在?上,得往南走一段才是。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門,走進去,才是真正的入口。許多網友都在攻略裡反映入口出奇地難找。
雪落和柳靜姝也算是體驗到了。白天的話遊客比較多還好分辨,雪落和柳靜姝到得晚,大家陸續結束參觀離開了,入口處幾乎沒人,稍不留神就錯過了。臨近傍晚,光線昏暗,花園內也沒什麼好拍的。特別是知道從王宮花園進不了內部後。
匆匆拍了一張,雪落和柳靜姝便離開了。進入王宮花園不需要門票也不需要存包,不少歐洲宮殿及花園好像都是如此。老皇宮歌劇院é建於1753年,是洛可可時期華麗風格的傑作。
莫扎特受宮廷劇院之託完成歌劇伊多梅諾於1781年曾在此隆重首演。2005年開始的修復工作喚回了劇院往日的輝煌,它的舞臺再次上演頂尖的音樂劇和歌劇。這裡只有觀眾席允許進入,四層高充滿洛可可裝飾的長廊也是看點之一。
王宮的外表平淡無奇,內部不同時期的裝潢風格各異,不乏奢華唯美的裝飾,喜歡建築的花上一天時間也正常。博物館分為兩部分,王宮博物館和珍寶館,門口的不用另加錢,有英文的解說,館內參觀指示牌非常清晰且設計合理,不會錯過展品。
足見管理者的用心。穿過第一道大門來到一個小庭院,右手邊的入口進去,再左轉右轉則分別是博物館和珍寶館的入口。進入這兩個場館都需要購票且存包,存包點在珍寶館入口處。陳列館,建造這座大廳是用來安置維特爾斯巴赫家族龐大的古董收藏。
拱形穹頂大廳中滿是壁畫。人們普遍將它視為阿爾卑斯山北部最好的文藝復興時期室內設計典範。這個讓人歎為觀止的拱形大廳,也是整個王宮的標誌性攝影角度。那些雕樑畫棟的壁畫彩繪在傍晚昏暗的光線下顯得諱莫如深。
行走其間,彷彿每一步都是時空隧道的入口,隨時可以穿越回到整座王宮歌舞昇平的鮮活時代。皇宮博物館,位於皇宮區的西南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被毀壞的宮殿基礎上重建並被設立為博物館,博物館裡還儲存了大量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在16世紀。
19世紀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藝術品,包括繪畫,雕塑,傢俱等藝術品,共分有120個展覽室展出。包括家族美術館,被設計得像一座鏡館,裡面收藏了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中歷代重要人物的肖像。古物陳列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一部分,
內部的牆壁和天花板由16世紀……17世紀的藝術工匠用精美的壁畫裝點而成,顯得非常的豪華氣派。位於古物陳列館的上方,博物館的二層是瓷器館,收藏了大量精美的東方瓷器。時間的關係,雪落和柳靜姝只能走馬觀花。
真要認認真真地逛一遍,半天都不夠。但是看到這風格如此眼熟的中式瓷器,還是停下了腳步。不知是哪一場戰爭哪一款賣國條約,這些瓷器漂洋過海地被永遠安置在了這裡。王宮在二戰中損失嚴重,整個建築的屋頂至殘存了50平方米。
重建的王宮有些部分只是簡單恢復了,不少傢俱內飾也是依照原來的式樣重新蒐集購入的。不過作為軟裝的參考,綽綽有餘。老宮殿和古物陳列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一部分,宮殿中各個房間的裝飾有不同的風格,巴洛克、洛可可。
文藝復興的不同風格在這裡都有所體現。這是此行第一個允許拍照的,可惜它的奢華程度不及林德霍夫的一半,和之前的一個水平參觀結束時漸入**,應該是專為瓷器們建造的和紅色調掛滿了小版複製款名畫的(滿滿的縮圖即視感有沒有)。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參觀亮點而最後一間掛滿了維特爾思巴赫族人畫像的更是將洛可可風格的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實應該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