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聯絡,才吸引著非教徒的雪落和柳靜姝一個接著一個地進入,探秘也好,解惑也好,就當是接受當地歷史文化薰陶的一種途徑。
除了遊客,教堂裡基本都是當地前來祈禱、做禮拜的人,氛圍安寧祥和,是景點給予不了的體驗。旅行路上行色匆匆,常常忘了感悟與思考。正是這些大大小小、風格迥異的教堂,讓雪落和柳靜姝放慢腳步,迴歸內心本真。
聖母禮拜堂的隔壁有一棟鵝黃色的小樓,洛可可風格。上面刻有紛繁鎖細的規律雕花,後來才知道,這就是遊客中心。連遊客中心都搞得那麼浮誇,真的有必要嗎?午餐,原計劃是去美因橋上那家全市最出名的老磨坊餐廳吃德餐的。
但由於一早雪落倆雙雙腸胃不適,吃早餐的時候就用上了事先準備的胃藥。以至於想到的烤豬肘就望而卻步,好在集市廣場邊有一家,各點了一杯碳酸飲料喝下,胃舒服多了。這價格,雪落必須感嘆一聲:還是社會主義好啊!
坐在2樓視窗邊的位子,窗外就是聖母禮拜堂和集市廣場,吃漢堡雞塊也不耽誤享受愜意的午餐時光吃完出來在廣場邊遇到了演出,三位歌手衣著簡樸,但是三人的和聲卻華麗異常,久久迴盪在喧鬧的廣場上。
去往美因橋的路上,看到了老磨坊餐廳的側面,背後就是山上的馬林貝格要塞了【舊美茵大橋】建於1473…1543年,為了節省維護成本,於1512年開始將木頭建拱在石頭上。在巴洛克時期,橋門和塔被拆毀,1730年左右。
重新裝飾上典型的45米高的巴洛克式聖人雕像。雖然老橋在1945年的轟炸中嚴重受損,但已經修復。這裡可以仰望城堡,也可以回頭拍攝大教堂和其他幾個教堂的尖頂,非常棒的角度。
全天門票:免費一直以為集市廣場上的人已經是的最大值了,到了美因橋,雪落和柳靜姝結結實實地嚇了一條,原來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就在這座百年老橋上,說摩肩接踵一點都不過分!橋口的老磨坊餐廳排起了長隊,於是特別慶幸在吃了同樣有風景的午餐。
歐洲人酷愛在橋上掛鎖許願,兩遍不是網狀護欄,他們就想出了這招。說實話,看要塞最美的角度就是在橋上。這類在山上的要塞城堡一定要保持一段距離,留足視覺上的空間,才可以看出它的巍峨氣勢。
不然真的上了要塞,就明白古人說的“只緣身在此山中”是什麼理兒了。歐洲人對的位子簡直一根筋似的執著,餐廳或者小鋪子點兩杯酒,站在橋邊邊喝邊聊可以很久很久。天冷沒關係。
餐廳外一些立式的桌子都有簡易的取暖裝置;風大也沒關係,餐廳會提供擋風的毛毯。總之,只要不是傾盆大雨,就一定要在外面邊看風景邊吃!當天,美因河老橋上還擺起了許多售賣工藝品飾品等流動小攤,停下來購物的遊客。
還有那些把兩側護欄當作酒桌的德國人,不免讓這座本來就不寬的小橋更擁擠了。橋下的風景人實在太多,想著也出不了什麼片,雪落和柳靜姝一邊回望主座教堂,一邊朝著酒店往回走了。
因為是城市,所以雪落和柳靜姝在這裡遇到了全程唯一一次遇見的難民。但是完全不用擔心,難民活動的範圍通常遠離景區,即使碰到他們不會影響遊客,不用為了難民的問題而杯弓蛇影,破壞旅途的興致。
市政廳地窖餐廳的鐵藝招牌,昨天太晚了什麼都沒看到,好在白天沒有再錯過。比起那些大幅的燈箱廣告,雪落更喜歡看這些,一家餐廳把創意和巧思都全數融入到這小小的招牌裡了,被欣賞的是用心。回酒店的路上,幸運地看到了德國人的婚車。
一輛到極致的小客車,沒有俗氣的花環玩偶,只有簡單的鮮花裝飾,綠色的車身和黃色的鮮花特別搭。準備上車參加婚禮的人在馬路邊排著隊,大家衣著款式簡單但正式考究,個別人手拿一束祝福的鮮花。這種老派而真誠的作風中。
看到了當地人用心,認真生活的模樣,這樣真好。【突然想到的】比起浪漫之路的其他城鎮,的規模大上很多。因此這裡有後面幾站都看不到的(生活用品超市),&,還有亞洲超市。雪落一直以為這些後面幾站都有所以沒進去逛。
但事實並沒有,像羅滕堡這樣的小鎮連大超市都看不到。於是越到後面越後悔沒有在這裡買禦寒的厚衣服和做飯食材,後來到了福森的才勉強買到。但是論購物,的選擇面大多了。如果沒有安排或者像雪落和柳靜姝一樣安排在很後面的。
這一站可以考慮入一些行程需要的補給物品。回到酒店,在對面的超市買了零食和明天的早餐後,取了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