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鍍金。因此,也稱為金廟。金廟室內只允許印度教徒進入,非印度教徒只能看看外建築,且不讓拍照。雪落費了很大勁兒邁過街巷中一個接一個的牛糞,問了好幾個人才找到。
一問,室內不讓進,院子裡不讓拍照,寺廟頂部的金塔藏在街巷中雜七雜八的老房子後面只能看到一點兒,雪落去!立馬轉身走人。還有幾處有名的廟宇,因為時間關係也是太累了,沒有去看:杜爾迦女神廟免費位於老街南側,因為有很多猴子,故俗稱猴子廟。
杜爾迦是皇帝的一個妃子,一個可怕的女神。遊客不能進入寺廟,只能從周圍迴廊上眺望裡面,但可以拍照。印度之母廟免費,相機費5位於老的城區偏西位置,大堂內有一幅用白色大理石築成的印度立體圖。從街上游走回來。
雪落自己來到這處位於所住賓館附近的一家臨街位於二層的名為的餐廳吃晚餐,坐在落地玻璃窗旁的餐座裡,可以邊吃飯邊發呆欣賞街景。天空又飄落一陣小雨,透過被雨水打溼的玻璃,雪落看到下面的小街上駛來一輛坐著兩個人的摩托車。
兩個大人一個小孩,因地面溼滑突然在當街側滑出去,就在同時,下面街道兩側很多人冒雨跑了出來,合力把那人與摩托車扶起來,並把他們移到能遮雨的屋簷下,。看到這個情景,雪落立時被感動了。在雪落和柳靜姝那個國度裡。
這種現象竟然已經久違了。老人摔倒,無人敢扶。這裡的百姓雖然看上去大多數人還很窮,但人家的基本道德底線仍在。這是雪落的晚餐,一盤炒米飯,一盤涼拌菜,加一聽可樂,240。到印度以後,感覺飲食上確時是一個很難適應的問題。
主食除了炒飯就是炒麵、薄餅,菜沒肉吃且大都帶難吃的咖哩,二十多天下來,大家都有點扛不住了,有的旅伴還鬧了腸胃,體力下降,精神頭也有些萎縮,戰鬥力指數頻頻下調。雪落還好,畢竟經過一段艱苦的軍營生活的鍛鍊。
但多少也感覺有些疲憊感。一日遊今天是出行印度第26天,上午大家在自由活動,雪落沿著河壇一路下行走到南邊很遠的阿斯河壇,邊走邊拍照片。中午退房,下午搭突突車去火車站準備搭16:40去阿格拉的火車。
結果遇到在印度旅行期間最長時間的火車晚點竟然晚點15個小時,在火車站熬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一早才離開。河壇恆河河壇分佈圖版權一早六點多,跟柳靜姝來到。天氣仍不好,漫天大霧,不過霧中的河壇與恆河被披上一層夢幻色彩,還是挺入眼的。
河壇上的苦行者在向遊客乞討。賣花女。祭河人置入河中的河燈。祭河人在臺階上留下的花瓣、燈燭與點燃的香火。霧中在河面上遊蕩的小船,周圍翻飛著大群海鷗。一船的宗教信徒,前來祭拜恆河的。穿杏黃衣服的是佛教徒。
穿白色衣服的可能是耆那教白衣派的。一隻家八哥鳥也在岸邊左顧右盼,不知在尋找什麼。門詩河壇一座比較大的河壇,河壇邊的建築高大富有特色,左右連著一串小河壇。河壇上的步行道平整寬敞,有人在這裡休閒遊走,或立足祭拜。
或下河沐浴。河壇下面有很多被繩子連起的彩色小船,河壇邊建築的牆面上有很多壁畫和塗鴉,這是一個攝影題材很豐富的河壇。隊友走累了先回去了,雪落自己沿著河岸一路向南順著一個又一個河壇走下去。從一直走到南面阿斯河壇。
走了大約2公里,途中經過20多個河壇。河壇,其實就是小碼頭,有階梯通往水邊。河壇有大有小,有的有特點,有的很平淡很容易忽略過去。門詩河壇南面的河階連起一個又一個小河壇。最上面的平臺是步行道,下面有河階通到河邊。
河邊有很多小船駐泊。步行道上有通往上方街區的階梯,有階梯的地方都有一個河壇名以區分位置。河壇邊的牆壁上繪有很多彩畫,大部分與宗教有關,眼前這幅畫的就是溼婆神一家:手持三叉戟的藍臉溼婆,旁邊的女人是他的妻子雪山神女帕爾瓦蒂。
以及他們的兒子象頭神迦尼薩。牆頭的“愛心手牽手”壁畫。他們的表情很萌。河壇上的露天。沿著河壇走過來的印度婦女。她們特別喜歡往上身披五顏六色的圍巾。河壇邊的老人很多,這是一位坐在臺階上一動不動像是在養神的老伯。
或許是在祭拜恆河。正在讀報的老人盤腿坐在木板上正在紉針縫衣服的老人。一位年輕人蹲在河壇上凝視著霧中游蕩在河上的小船。這位小夥子站在河堤上往水中投食喂海鷗。成群的海鷗在他面前飛來飛去。佇立在岸邊給海鷗餵食的小夥子。
不知道他僅僅是好心來這裡喂海鷗,還是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