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夏日餘溫在幾場淅淅瀝瀝的秋雨過後,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那滿目的秋意。大街小巷的梧桐樹開始染上金黃,風一吹,那巴掌大的葉子便簌簌飄落,宛如一隻只金黃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在地上鋪就了一層厚厚的地毯,腳踩上去,發出輕微的“沙沙”聲響,彷彿是秋天在低吟著它獨有的詩篇。天空湛藍如洗,澄澈得讓人的心也跟著變得透亮,幾縷潔白的薄雲像是隨意揮灑的,悠悠地飄蕩著,給這秋日增添了幾分悠然的閒適。
葉文舟這段日子在朝堂上忙著總結這一年來各項政策實施的成果,每日都要查閱諸多的卷宗,與同僚們反覆商討、核對資料,雖不用再像夏日那般頂著烈日四處奔波,卻也忙得腳不沾地,常常在衙門一待就是一整天。他身著一襲深褐色的長袍,那顏色恰似秋日熟透的栗子,透著一種沉穩與內斂。長袍的領口和袖口都鑲著一圈深色的錦緞,上面繡著簡約的回紋圖案,更顯古樸大氣。葉文舟的面容略顯疲憊,可眼神依舊專注而堅定,那眼中閃爍著的光芒,彷彿是要將所有關乎百姓福祉的事情都牢牢地抓在手中,不容有絲毫懈怠。
這日午後,難得有了片刻閒暇,葉文舟坐在衙門的偏廳裡,揉了揉酸澀的眉心,端起手邊的茶杯,輕抿一口早已涼透的茶水,微微皺了下眉頭,腦海中卻還在思索著上午商討時一些尚未定論的細節。這時,一位同僚走了進來,笑著打趣道:“葉兄,你這可真是太拼了呀,連這難得的休息時間都不放過,還在想公事呢。”葉文舟放下茶杯,無奈地笑了笑,回應道:“這不是想著儘快把這些事兒都梳理清楚嘛,心裡總惦記著,放不下呀。”
而墨曉萱在府中也沒閒著,她眼見著秋天到了,便想著為葉文舟和府裡的眾人準備些應季的衣物和吃食。她帶著丫鬟們先是將府中各處的被褥都翻出來晾曬,那五顏六色的被褥在秋日的陽光下散發著暖暖的氣息,墨曉萱站在庭院中,指揮著丫鬟們將被褥搭在竹竿上,微風拂過,她鬢邊的幾縷髮絲輕輕飄動,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眼神中滿是居家過日子的那種細緻與用心。
晾曬完被褥,墨曉萱又來到廚房,和廚娘一同商量著秋季的食譜。她看著案板上擺放著的新鮮食材,手指輕輕點著下巴,思索著說道:“如今秋意漸濃,天氣轉涼了,咱們可以多做些滋補的湯品,像山藥排骨湯、銀耳雪梨湯之類的,還有啊,用新收的栗子做些糕點,老爺愛吃甜口的,肯定會喜歡。”廚娘笑著點頭應道:“夫人想得周全,我這就去準備,保準把這些吃食做得美味可口。”
墨曉萱走出廚房,路過庭院的花壇時,瞧見那幾株菊花已經悄然綻放,黃的、白的、紫的,五顏六色,開得正豔。她不禁停下腳步,俯身湊近一朵菊花,輕輕嗅著那淡雅的香氣,臉上滿是欣喜之色,心中想著等葉文舟回府了,定要拉他來看看這秋日裡的別樣美景,也好讓他在繁忙的公務之餘,能舒緩下緊繃的心神。
唐逸霄的書館自開館後,生意日漸興隆,每日都有不少文人墨客、學子書生前來借閱書籍或是參加館內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唐逸霄更是忙得不亦樂乎,他每日都會早早來到書館,親自整理書架,檢視書籍的借閱情況,還時常與前來的讀者們交流讀書心得,那熱情洋溢又親和友善的模樣,讓書館裡充滿了濃濃的人文氛圍。
這日,唐逸霄正在書館裡整理著新到的一批古籍,那一本本散發著陳舊墨香的書籍,在他眼中彷彿是無比珍貴的寶藏。他小心翼翼地將古籍擺放在專門的書架上,臉上滿是專注與虔誠,嘴裡還輕聲唸叨著書名,像是在與這些古老的智慧對話。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書生捧著一本書走了過來,有些羞澀地問道:“唐老闆,我對這本書裡的一些內容實在是理解不透,您能幫我講講嗎?”唐逸霄抬起頭,看著書生那求知若渴的模樣,笑著點點頭,說道:“當然可以,你哪裡不明白,咱們坐下慢慢說。”說罷,便帶著書生來到一旁的桌椅處,耐心地為他講解起來,那溫和耐心的神態,讓人如沐春風。
一日,墨曉萱想著去集市上挑選些上好的布料,給葉文舟做幾件新的秋衣,便帶著丫鬟出門了。集市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各種攤位琳琅滿目,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獨特的秋日集市之歌。墨曉萱穿梭在一個個攤位之間,她今日穿著一件淡橘色的長裙,裙襬處繡著幾枝淡雅的秋菊,與這秋日的氛圍相得益彰,那裙襬隨著她的走動輕輕搖曳,彷彿是在為這熱鬧的集市增添一抹別樣的色彩。
走著走著,墨曉萱來到了一家賣布料的攤位前,那攤位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布料,顏色鮮豔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