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7部分

在這七天的時間裡。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將錦湖的整個架構都熟悉起來。

外人對錦湖最為熟悉的自然是愛達電子。

借殼上市後的愛達電子依舊以碟機業務為主。九七年初與德儀斯高柏聯合推出SVCD碟機技術,隨後愛達電子又單獨陸續推出SVCD視盤技術與超密度SVCD視盤技術。確定了SVCD在智慧財產權保護相對寬鬆的新興國家與地區碟機市場地位;愛達電子預計九八年全年生產以SVCD為主的各型別碟機將突破七百萬臺。產值突破一百億元。由於愛達電子成立的時間最早。從九八年起將逐漸享受不到稅費減免的優惠政策。九八年將向海州市財政貢獻稅收近六個億。雖說九八年東南亞碟機市場仍遭重挫。國內碟機市場的競爭也十分的激烈。作為第一碟機品牌的愛達電子九八年仍然完成九個億的主營業務年淨利潤目標。

由於愛達集團與越秀控股對愛達電子一直實施積極的增持計劃。加上愛達電子的碟機業務在淡市的表現依舊不俗。愛達電子在香港證券市場上的表現要遠遠優於其他上市公司。雖然維持在十億港元左右的市值距離峰值下降30%。但是香港證券市場上比比皆是市值受挫過半甚至超過三分之二的公司。

一直實施積極的增持計劃。愛達集團與越秀控股對愛達電子的持股比例在過去一年時間裡由之前的不足30%提高到48%。

這大概是外人能夠直接瞭解到的錦湖。錦湖持股愛達電子的股份市值34億港元;像錦湖九八年還能額外分享碟機解碼晶片八千萬美元的壟斷暴利。是外人所不知的。

這僅僅是冰山一角。要是能更細心一些。從愛達電子公佈的第三季度財報裡可以看到惠山香雪海電器今年的財務狀況。雖然香雪海今年沒有分紅的計劃。不會給愛達電子的年淨利潤做出直接的貢獻。但是仍然能從愛達電子的財報裡看出香雪海藉助央視廣告標王之後的騰飛姿態。

錦湖從九六年春末正式介入香雪海。透過愛達電子、越秀控股兩次對香雪海進行注資。使得在國內有近二十年曆史的民族品牌香雪海獲充足的發展資金。淨資產在短時間裡增漲到十五億。資產規模在九七年年末時就達到三十億。在九七年年末除了建成新的電冰箱冰櫃生產線之外。還投資建造了洗衣機與空調生產線。九八年香雪海的品牌廣告正式進入中央電視臺黃時段播出。香雪海的產品銷售一改往年的頹然。一舉奪回“北海爾南香雪海”的地位。主營業務——電冰箱及冷櫃的銷售額預計九八年全年能達到36億。合併洗衣機空調等業務。全年銷售總額將達到50億。扣除上繳的稅金之後。年純利仍將5億元左右。

當然50億的銷售額、5億的年純利還僅僅是香雪海的初期目標。九九年香雪海將加大開發國內洗衣機、空調市場的力度與品牌開發深度。同時還計劃向上遊的冷凝器與壓縮機產業延伸。還將啟動海外市場的開發。計劃在九九年底實現上述的兩個數字各翻一翻的目標。

除了愛達電子持有香雪海25%的股份之外。錦湖還透過越秀控股接持有香雪海51%股份。

這僅僅是外人透過公開資料所能瞭解到的錦湖的冰山一角。

這還是第一次召開高階經理會議。除了討論將越控股併入錦湖商事的投資與資產管理部門之外。也對這段時間以來錦湖體系融合計劃的實施過程進行檢討並確認下一步的交叉持股方案。這次議題是事先就確定下來的。相關材料也提前遞交到與會者的手裡。

以加強數字手機終端銷售的“百城百店”計劃也正式啟動。愛達集團與盛鑫電器共投資5億元成立盛金電訊開始數字手機專營業務。愛達集團提供3億元資金,換取盛鑫電器12%的股份與盛鑫電訊40%股份。另外葉家還將進一頻與張恪、謝晚晴等人交換對愛達集團、錦湖商事與盛鑫電器的持股權。以保證將盛鑫電器逐步的融合到錦湖體系之中。另外正與惠山市政府談判。將由愛達集團收購惠山市輕工局持有的香雪海餘下的24%的股份。將香雪海電器完全的私有化。這是為香雪海下一步的上市計劃做準備。

除了要發展國內最大規模的手機專營企業之外。此時的盛鑫電器擁有八十八家家電賣場。其中二十八家是營業面積接近或超過上萬平米的旗艦賣場。僱用員工總數超過一萬二千人。銷售額突破一百二十億。當之無愧是國內最大的商業企業。雖說在擴張期採取了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年淨利潤高達七億。

一旦形成以愛達集團、錦湖商事為核心的錦湖體系。這個體系將直接控制世界最大的碟機企業愛達電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