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注資才達到兩個億。謝家(透過正泰、海泰,包括謝瞻個人投資)所佔股份49%,大雅集團20%,錦城約31%。前後共兩個億地注資,除了必要的固定設施投資之外,主要資金與之前地盈利都投入到渠道建設與市場宣傳上,一個半月所需的生產流動資金約三千萬,還剩下八千萬流動資金,謝劍南牢牢捏在自己手裡。
張恪為了支援海州市電子工業的發展,不僅在技術上給予支援,還禁止財務拖欠供貨商的貨款。除此之外,在選擇供貨商時,除了考察最終的零配件質量,還參與到供貨商生產管理之中去——管理混亂的供貨商無法保證能穩定供應質量可靠的產品——促使配套廠商跟著愛達電子一起升級。
除了解碼板、機芯兩個核心元件之外,海州市已經形成完善的零配件供應褳,科王若是不借助這條零配件供應褳,那就要去廣東一帶尋找零配件供應商,首先供貨週期會延長五到七天,運輸及商務成本增加,零配件產品質量控制也不方便,也會增加額外的成本。
藉助海州市零配件供應褳那自然是無疑的,謝劍南伸出一根手指頂著下巴,說道:“你說供應商都跟愛達穿一條褲子的,我們要預防張恪從這上面給我們使絆,以前產量少還好說,以後就不同了,萬一愛達從這些供貨商掃貨,哪怕將只是將最尋常的鏍絲釘掃掉,就夠我們哭幾天的,零配件這一塊,我們不能僅僅依賴於海州當地的,廣東中山的供應褳,我們也要迅速完善起來……”
陳靜學成歸來有一年多了,曾經想去海泰工作,後來留在大雅幫她父親陳家善參與大雅集團的品牌運營,大雅集團在品牌運營上有自己一套自以為成熟的套路,陳家善只是讓陳靜去實習,沒有允許她指手劃腳去做什麼改革,認為她的經驗還不足以應付國內複雜的市場。大概也就是這幾天,才讓她真正領略到商戰的險惡處。
謝瞻說道:“這個,我知道,已經進行差不多了,我抽時間會再走一趟,我們最薄弱的地方還是在電路板上,愛達是自己設計、生產電路板……”
拋開解碼板與機芯,電路設計與各系統控制,可以說是影碟機行業裡最主要的技術活,影碟機主要質量問題就出在電路設計的合理性與電路板的穩定性上。
TI、斯高柏與飛利浦為了壟斷解碼板、機芯的生產,在出售解碼板、機芯的同時,也出售與解碼板、機芯配套的電路設計與系統控制解決方案,差不多包括當前市場的幾款主流影碟機,也有專門的電子廠商生產影碟機配套的電路板,海州也有,愛達電子雖然不需要電路板,甚至還有多餘的電路板流出來,但是海州除了愛達、科王之外,還有十多家影碟機組裝廠商,相信科王奪得央視標王之後,海州的影碟機組裝廠商會更多。
影碟機生產已經簡化到只要有資金僱兩三個農民工都能生產的地步,簡化是簡化了,但是惡果也很明顯:會壓制影碟機組裝廠商技術研發投入的熱情,也造成影碟機生產成本的上浮。
愛達與TI合資成立的泰忒光電研究院也靠出售與TI解碼板配套的系統控制解決方案營利,利潤雖然不能與愛達電子相比,但是蚊子腿再瘦,刮下來也有一些錢。
謝劍南也不得不承認愛達電子在系統控制程式設計與電路設計上有著很強的實力,也承受愛達電子在這上面有一定的成本優勢,但是他並不認為這是當前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不過科王的確有必要在這方面加強一些。
畢竟科王落後愛達整整一年,不足的地步舉目皆是,謝劍南不會因為這些就喪失自信的。
第五篇 佈局 第四百三十六章 期待殺手鐧
謝劍南與謝瞻、陳靜、劉明輝、鬱萍等人在譚希松專門給他們安排的貴賓室裡休息,趙司明卻不見蹤影,謝劍南問謝瞻趙司明去了哪裡,謝瞻攤攤手:“我與鬱經理去會場,倒沒有注意他去哪裡,他也沒有跟我說起要去哪裡。”
趙錦榮將他兒子塞到公司鍛鍊,期望能成材,科王負責生產與採購的副總才是錦城正式的代表。科王電器畢竟是在海州的地盤上,凡事都要仰仗趙錦榮這個地頭蛇,謝劍南自然要幫他將兒子照看好。
趙司明去年若不是給退學進工讀學校關了一陣子,今年指不定在哪個學校繼續禍害人間,倒是給這麼一整,人老實一些。
謝劍南剛要撥電話給趙司明,想讓他一起經歷一下新聞釋出會的場面;趙司明從外面推門進來。
“你去了哪裡?”
“哦,你說今天的晚報可能就會有報道,我去買報紙了,這附近沒有報亭,走遠了一些。”趙司明將一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