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了。”呂不韋重重點頭,“我定然設法,圓老國尉之夢!”
“相國當真仁政也!”蒙驁不禁哈哈大笑,“功臣之夢尚且不忘,況我大軍乎!”笑聲戛然而止,恍然拍案,“你還沒說,誰來做國尉!此人不稱,老國尉不退!”
“蒙武。”呂不韋淡淡一笑。
“……”蒙驁頓時愕然。
呂不韋也不禁哈哈大笑一陣,起身一躬便悠然去了,蒙驁卻兀自愣怔著不動。
旬日之後蒙武正式就任國尉,揣摩一番呂不韋的整肅方略,不禁倍感事體重大,立即便全副身心忙碌起來。與山東六國相比,秦國的涉軍政務應當說是實用有效的,且行之百年已成傳統,朝野並未有不變不足以應對大戰的緊迫。然與呂不韋提出的方略一比,立即便覺出了原有法度的缺陷。譬如兵員,秦國曆來是在三種情勢下徵兵:一則是大戰之前,一則是大軍減員十萬以上,一則是大敗喪師之後朝野洶洶復仇之時。如此徵兵,因了兵員入營訓練的時間較長,不能立即與戰陣之師融為一體;為了最迅速地形成戰力,有徵戰傳統的老秦部族往往是成年男子全體入軍,而偏遠山鄉的漁獵遊牧族群則往往一卒不徵;時間一長,關中老秦本土的男丁人口便始終緊缺,形成“田無精壯,家皆老幼,市多婦人,工多弱冠”的腹心虛空!若以呂不韋之法,年年以人口多寡由郡縣定製徵兵,非但成軍人口 大為擴充套件從而源源不斷補充大軍,且每一次量不大,使新兵訓練可充分利用無戰時光從容進行。最大的好處,便是使關中老秦部族的人口得以漸漸恢復,本土元氣漸漸充盈。再譬如兵器打造,秦國曆來是由官府作坊與軍營作坊完成的,各種兵器的打造規格則完全以工師傳統而定。騎士劍之長短輕重與用料總有種種差異。步卒之長矛盾牌亦各有別,同是木杆,木材遴選各異,長短粗細亦無統一尺度。尤其是大型兵器如駑機塞門刀車大型雲梯等,部件雖則大體相同,然因其小小差異,根本不可能通用。其中駑機使用的箭鏃箭桿消耗量最大,然打造箭鏃的數十家作坊屬鐵工,製作箭桿的作坊屬木工,打造也是各有尺寸,乍看差別不大,然裝配為整箭用上駑機便往往不能配套連發。每逢大戰,軍營必要忙碌甄別仔細挑選,將配套的駑機長箭一一歸置,否則便會在危機時刻導致戰敗。以呂不韋之法,將所有兵器部件的規格尺寸及用料標準等等一律以制度頒行所有作坊,且在兵器部件上鐫刻主管官吏與工師姓名,但有尺寸不合,便可立即查處!如此統一尺寸材料的兵器部件制度若得施行,秦軍的戰力無疑將會有一個巨大的跨越!如此等等,蒙驁一班大將自然理會得清楚,他們所擔心者,便是此中繁難瑣細太多,實在是難以歸置得整齊。 蒙驁尤其沒有想到的是,呂不韋竟然選擇了蒙武做國尉!
蒙武秉承乃父縝密之風,處事周嚴,為人端方,作為軍中大將,膽略勇邁卻是稍顯不足,做前將軍已經是稍顯力軟,要成大器名將顯是差強人意。呂不韋獨具慧眼,幾次接觸便覺蒙武理事之能長於戰陣,通軍而能理事,不亦國尉乎!更有微妙處在於,蒙武對各方皆宜:與秦王嬴異人有總角之交,與大軍統帥及軍中大將個個篤厚,與國尉府吏員素來相熟,與呂不韋本人也很是相得。整肅軍政多涉機密忌諱事,雖有法度可循,然若無上下左右各方深信不疑,便會生處諸多難以預料的周折。一個蒙武,便使這宗異乎尋常的繁難新政變成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活棋!
當年立秋時節,呂不韋的新政已經是初見成效了。糾法與平冤兩事進展大體通暢,只有數十例疑難案要在朝會公議了。令呂不韋大感意外的是,綱成君蔡澤竟在半年之中大體了結了最棘手的功臣王族案,與各方商議後上書秦王,竟是無人不滿。其中最為朝野稱道者,有六件事:
其一,重修商於郡之商君府,建商君祠,許民祭祀。
其二,昭雪武安君白起“抗命”之罪,建白起祠,行國祭。
其三,許甘茂遺族迴歸秦國,特許甘茂之孫甘羅入丞相府為屬吏。
其四,王命正式尊奉華陽太后,不預國政,永享太后爵位。
其五,尊奉秦王生母夏姬為太后,改故太子府為太后宮,永為居所。
其六,陽泉君羋宸爵位如故,不拜實職,臨機領事。
如此一來,呂不韋自覺緊繃繃的心大是舒緩。目下丞相府官署屬吏已經整順,處置尋常政務幾乎不用呂不韋過問,惟一的大事便是不時與蒙武商議整肅軍政的諸般難題。這一日剛從國尉府回來,西門老總事便頗為神秘地匆匆稟報,說國君特命相國與家老立即進宮,說是一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