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章 出兵大月氏

有無線電報這一現代通訊工具的廣泛應用,資訊的傳遞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華朝中樞能夠迅速掌握邊疆動態,及時作出決策。

經過數月的精心治理,西羌高原這片曾經蠻荒的土地,終於逐漸恢復了安寧。大股的叛軍已被徹底剿滅,只剩下零星的小股勢力躲藏在山川險地苟延殘喘,也只需透過持續的、細緻的治理工作,便可逐一清除。

在這場地方吏治勝利的背後,華朝所推行的土改政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是一項真正的降維打擊,它不僅解放了無數被束縛人身自由的奴隸,讓他們看到了自由的曙光,更讓廣大的老百姓感受到了華朝的溫暖與希望。

土改政策的深入實施,使得華朝在民間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援,無數百姓心向華朝,願意為成為華夏民族的一份子。與此同時,華朝還巧妙地結合了自治政策,既保證了中央的權威,又賦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權,從而使得西羌、西域等地的吏治得以理順,社會秩序井然。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轉眼間便來到了太平廿四年(217年)。這一年,華朝的內閣發生了重大的人事變動。

內閣首輔賈詡與內閣大臣程昱因年齡太大相繼退休,陳宮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資歷升任為內閣首輔,成為內閣新掌門人。而趙雲、荀彧則升任為內閣次輔,他們與陳宮一起,構成了內閣的核心決策層。黃忠、戲志才、荀攸、陳群等人也憑藉各自的功績和能力,成為了內閣大臣,共同為華朝的繁榮穩定貢獻智慧與力量。內閣依然保持著七個名額的精簡配置,但每一個成員都是精挑細選,才華橫溢。

隨著內閣成員的更新迭代,華朝的軍事領導層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黃忠卸任兵部部長一職,這一重任落在了張遼的肩上。張遼以其過人的武藝和卓越的軍事才能,成為了華朝兵部的新部長。

而高順則接任了洛陽軍區司令的職務,他將以鐵腕手段維護華朝心臟地帶的安全,北方軍區司令的職位則由樂進擔任。

除此之外,諸葛亮、龐統、郭嘉、楊修、司馬懿等新生代中堅力量經過多年培養,也已走上高位,時刻準備著肩挑重任。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朝又經過了一年的精心訓練和籌備,終於迎來了太平廿五年(218年)三月的出征時刻。這一次,華朝多路大軍齊頭並進,展開了規模空前的對外擴張行動。

首先,北方軍區司令樂進坐鎮朔州龍城,穩穩地鎮守著華朝的北疆。他不僅要確保北方和西域的安全,還要讓丁零、堅昆、康居、帕提亞(安息帝國)等周邊國家不敢輕舉妄動,為華朝的對外戰爭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其次,西部軍區則由呂布親自掛帥,再次出征。他率領著精銳之師,離開大宛,踏上了征服大月氏(貴霜帝國)的征途。呂布大軍只有拿下大月氏後,才能繼續征伐天竺諸國。

最後,最為壯觀的,莫過於海軍總司令周瑜親自率領的黃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出征的場景。

這三支艦隊加上無數大型商船、運兵船,帶著東部軍區、南方軍區數萬精銳大軍,如同三條巨龍,穿越波濤洶湧的大海,南下穿過馬六甲海峽,直指天竺。

這次戰略目標的核心,就是拿下天竺,使華朝直接統轄的人口突破1億大關,從而為張循的系統外掛帶來前所未有的升級。

為了這個目標,華朝甚至暫時擱置了對周邊國家的征服計劃,選擇繞過東南亞諸國,直取天竺。這樣的決策,無疑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智慧。

而其他國家,由於缺乏華朝那樣先進的無線電報等通訊工具,資訊傳遞嚴重滯後。他們根本無法想象,華朝竟然會做出如此大膽且出其不意的戰略選擇。

因此,當天竺人還沉浸在懵懂無知之中,根本不知道華朝海軍和東部、南部軍區已經傾巢而出,向南亞大陸鋪天蓋地襲來時,他們已經失去了最好的防禦機會。

即使是最先與華朝接戰的大月氏,也未能窺見華朝真正的戰略意圖。他們只以為華朝是為了報復之前平定大宛時大月氏派兵相助大宛的一箭之仇,而並非意識到華朝對這片土地的渴望與野心。

大月氏,橫跨了後世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的大部分割槽域,甚至延伸至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伊朗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區,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戰略意義之深遠,不言而喻。

在歷史的長河中,大月氏人曾是河西走廊與西域遊牧民族中的一員,面對強大的匈奴、烏孫以及漢朝,他們或許曾有過力不從心的時刻,但當他們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