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文公卷十三起元年盡九年

。說在僖二十六年。“許男業卒”解雲:正本作“辛”字。

&esp;&esp;六年,春,葬許僖公。

&esp;&esp;夏,季孫行父如陳。

&esp;&esp;秋,季孫行父如晉。

&esp;&esp;八月,乙亥,晉侯ん卒。(ん,好官反。)

&esp;&esp;冬,十月,公子遂如晉。

&esp;&esp;葬晉襄公。(書遂者,剌公生時數如晉,葬不自行,非禮也。禮,諸侯薨,使夫人吊,自會葬。數,所角反。)

&esp;&esp;[疏]注“書遂”至“會葬”解雲:晉侯生時公數如晉者,即上二年“三月,乙巳,及晉處父盟”彼下注雲“如晉不書不致者深諱之”三年“冬,公如晉”之屬是也。言葬不自行,非禮云云者,異義“公羊說”雲“襄三十年‘叔弓如宋,葬宋共姬’,譏公不自行也”者,與此注合。

&esp;&esp;晉殺其大夫陽處父。晉狐射姑出奔狄。晉殺其大夫陽處父,則狐射姑曷為出奔?(據蔡殺其大夫公子燮,蔡公子履出奔楚。此非同姓,恐見及。射姑,音亦,又音夜,�梁作“夜”)

&esp;&esp;[疏]注“據蔡”至“見及”解雲:事在襄二十年秋。彼則履是燮之同姓,言恐禍及巳而出奔。此非同姓而亦奔,故難之。

&esp;&esp;射姑殺也。(以非恐見及,知其殺。)射姑殺,則其稱國以殺何?君漏言也。(自上言洩,下曰漏。君漏,力豆反,洩也。言洩,息列反,又以制反。)其漏言奈何?君將使射姑將,(謂作中軍大夫。姑將,子匠反,下同。)陽處父諫曰:“射姑,民眾不說,不可使將。”於是廢將。陽處父出,射姑入,君謂射姑曰:“陽處父言曰:‘射姑,民眾不說,不可使將。’”射姑怒,出剌陽處父於朝而走。(明君漏言殺之,當坐殺也。易曰:“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不說,音悅,下同剌,七亦反,又一音七賜反。)

&esp;&esp;[疏]注“明君”至“坐殺也”解雲:襄公當坐,則例去其葬,而上文經書“冬,十月,公子遂如晉,葬襄公”者,蓋謂葬訖乃相殺,不得追去葬,是以�梁傳曰“襄公死,處父主竟上之事,夜姑使人殺之”是也。然則此傳雖連言之,仍不妨殺之在葬後,是以經書葬在殺前矣。注“易曰”至“害成”解雲:上繫辭文也。鄭氏雲“幾,微也。密,靜也。言不慎於微而以動作,則禍變必成。”

&esp;&esp;閏月不告月,猶朝於廟。不告月者何?不告朔也。(禮,諸侯受十二月朔政於天子,藏於大祖廟,每月朔朝廟,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比時使有司先告朔,慎之至也。受於廟者,孝子歸美先君,不敢自專也。言朝者,緣生以事死,親在,朝朝莫夕:巳死,不敢渫鬼神。故事必於朔者,感月始生而朝。大祖,音泰。比,必利反。朝朝,上如字;下直遙反。渫,息列反。)

&esp;&esp;[疏]“不告月者何”解雲:欲言朔日,文不言朔;欲言非朔,剌其不告,故執不知問。注“禮諸侯”至“受之”解雲:出玉藻。但謂禮法然,非謂禮有成文。注“比時”至“告朔”解雲:比時者,言比至月初之時也。注“親在,朝朝莫夕”解雲:據禮有朝玄端夕深衣之文故也。而文王世子云“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者,蓋謂越禮之高矣。

&esp;&esp;曷為不告朔?(據具月也。)天無是月也,閏月矣。何以謂之天無是月?是月,非常月也。(所在無常,故無政也。)猶者何?通可以巳也。(朝者,因視朔政爾。無政而朝,故加猶。不言朔者,閏月無告朔禮也。不言公者,內事可知。)

&esp;&esp;[疏]“猶者何”解雲:欲言非禮,禮則有之;欲言是禮,而經書猶,故執不知問。注“不言”至“可知”解雲:欲道下十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視朔”言公矣,故解之。

&esp;&esp;七年,春,公伐邾婁。

&esp;&esp;三月,甲戌,取須朐。取邑不日,此何以日?(據取叢也。朐,其俱反。)

&esp;&esp;[疏]注“據取叢也”解雲:考諸舊本,叢皆作“闞”字,是以昭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取闞”傳雲“闞者何?邾婁之邑也”若作“叢”字,即僖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晉人及姜戎敗秦於ゾ”“癸巳,葬晉文公。狄侵齊。公伐邾婁,取叢”文承日月之下,而將取邑不日據之,非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