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文公卷十三起元年盡九年

人之道,當指其所之,實欲救江而反伐楚,以為其勢必當引圍江兵當還自救也。故云爾。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esp;&esp;四年,春,公至自晉。

&esp;&esp;夏,逆婦姜於齊。其謂之逆婦姜於齊何?(據不書逆者主名,不言如齊,不稱女。)

&esp;&esp;[疏]“夏逆歸姜於齊”解雲:隱二年注云“不親迎例月,重錄之”今此書時者,蓋以聚於大夫,賤不可以奉宗廟,故略之。注“據不”至“稱女”解雲:決宣元年“公子遂如齊逆女”之經也。

&esp;&esp;略之也。(稱婦姜,至文也;逆與至共文,故為略。)

&esp;&esp;[疏]注“稱婦”至“為略”解雲:欲道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之經,還至始言婦姜。今此始逆,巳言婦姜,故云逆與至共文耳。

&esp;&esp;高子曰:“娶乎大夫者,略之也。”(賤,非所以奉宗廟,故略之。不書逆者主名,卑不為錄使也。不言如齊者,大夫無國也。不稱女者,方以婦姜見與至共文,重至也。不稱夫人為致文者,賤不可奉宗廟也。不言氏者,本當稱女。女者,父母辭,君子不奪人之親,故使從父母辭不言氏。為,於偽反。使,所吏反。見與,賢遍反。)

&esp;&esp;[疏]注“不言”至“言氏”解雲:莊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陳,葬原仲”案彼亦是大夫無國而得言如陳者,何氏雲“不言如陳,嫌不闢國事,實私行也”是也。

&esp;&esp;狄侵齊。

&esp;&esp;秋,楚人滅江。

&esp;&esp;晉侯伐秦。

&esp;&esp;衛侯使甯俞來聘。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風氏薨。(甯俞,乃定反;下音餘。)

&esp;&esp;[疏]“衛侯使甯俞來聘”解雲:正本作“速”字,故賈氏雲“公羊曰甯速”是也。

&esp;&esp;五年,春,王正月,王使榮叔歸含且�。含者何?口實也。(孝子所以實親口也。緣生以事死,不忍虛其口:天子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貝,春秋之制也。文家加飯以稻米。飯,扶晚反。)

&esp;&esp;[疏]“含者何”解雲:欲言實口,上下無例;欲言佗物,而經書含,故執不知問。注“天子”至“具者”解雲:皆春秋說文,故云春秋之制也。注“文家加飯以稻米”解雲:即禮記檀弓下篇雲:“飯用米貝,弗忍虛也。”

&esp;&esp;其言歸含且�何?(據宰�亙歸兩�不言且也。連�何之者,嫌據�言歸。�亙,況阮反。)

&esp;&esp;[疏]注“據宰”至“且也”解雲:即隱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亙來歸惠公仲子之�”是也。注“連�”至“言歸”解雲:若傳直言其言且何,即嫌責此�事亦當言歸,故連言�以辯嫌。

&esp;&esp;兼之。兼之非禮也。(且,兼辭。以言且,知幾兼之也。含言歸者,時主持含來也。去天者,含者臣子職,以至尊行至卑事,失尊之義也。不從含晚言來者,本不當含也。主書者,從含也。去,起呂反,下同。)

&esp;&esp;[疏]注“含者臣子職”解雲:正以大宰掌之故也。注“不從”至“含也”解雲:正以含者殯前之禮,遙始行之,故知晚。然則宜言來以見晚,而不言來者,正以本不當含,寧得責其晚乎?注“主書”至“含也”解雲:言春秋主書此事者,正欲譏其含,而並言且�者,因譏之。

&esp;&esp;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風。成風者何?僖公之母也。(風,氏也。任、宿、顓臾之姓。任,音壬。顓臾,音專;下音榆。)

&esp;&esp;[疏]“成風者何”解雲:欲言其妾,經書小君;欲言夫人,不同夫諡,故執不知問。注“風氏”至“之姓”解雲:風氏謂此成風,即上文風氏薨者矣。知任、宿等之姓者,左傳文。

&esp;&esp;王使召伯來會葬。(去天者,不及事,剌比失喪禮也。)

&esp;&esp;夏,公孫敖如晉。

&esp;&esp;秦人入若阝。(若阝,音弱。)

&esp;&esp;秋,楚人滅六。

&esp;&esp;冬,十月,甲申,許男業卒。

&esp;&esp;[疏]“秋楚人滅六”解雲:不月者,略夷狄滅小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