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章 崧高之封,申伯之德

巍峨的崧山,屹立在大地之上,猶如一位古老而威嚴的巨人,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與歷史的流轉。它高聳入雲,山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山風呼嘯而過,松濤陣陣,似在訴說著往昔的傳奇。

在周朝的宮廷之中,周王姬靜端坐在華麗的王座上,面容莊重而肅穆。殿下,眾臣整齊地排列著,等待著王的旨意。

“眾卿家,申伯賢能,有功於國,今朕欲封其於謝地,以鎮南疆,卿等以為如何?”周王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大殿中迴盪。

太宰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道:“陛下聖明,申伯仁德寬厚,才略出眾,定能不負陛下所託,治理好謝地。”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一時間,大殿內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申伯,這位在周朝頗負盛名的諸侯,為人謙遜有禮,心懷天下。他聽聞周王的分封旨意後,進宮拜謝。

“陛下隆恩,臣必當殫精竭慮,經營謝地,使其成為我大周之南疆重鎮,護我疆土,安我百姓。”申伯言辭懇切,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決心。

周王微笑著點頭,“申伯,朕信你。謝地雖偏遠,但戰略地位重要。朕賜予你諸多禮器、車馬與人口,助你建城興邦。”

申伯再次拜謝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前往謝地。他挑選了一批忠誠能幹的家臣,又組織了一支護衛隊伍,帶著周王的賞賜與期望,踏上了南遷之路。

他們的隊伍浩浩蕩蕩,沿著官道前行。沿途的百姓聽聞申伯的事蹟,紛紛前來圍觀,眼中滿是敬仰與好奇。申伯見狀,不時地停下腳步,與百姓們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還分發一些食物與衣物給貧困之人。

“申伯真是大好人啊,有他去治理謝地,那是謝地百姓的福分。”一位老者感慨地說道。

隊伍漸行漸遠,進入了一片山林茂密的地區。這裡地勢複雜,常有山賊出沒。申伯的護衛們提高了警惕,小心翼翼地護衛著隊伍。

突然,一陣喊殺聲響起,一群山賊從樹林中衝了出來,攔住了隊伍的去路。山賊們手持武器,面露兇光。

申伯卻毫不畏懼,他走出馬車,高聲道:“諸位好漢,我乃申伯,奉周天子之命前往謝地。我等無意冒犯,若有財物需求,我可適當給予,只求放我等通行。”

山賊首領打量了一下申伯,聽聞他是申伯後,心中微微一震。他久聞申伯大名,知道他是一位賢能之人。“申伯,我們也是被逼無奈才落草為寇。聽聞您要去治理謝地,若您能答應為我們這些苦命人在謝地尋條生路,我們便放您過去。”

申伯沉思片刻,說道:“好,我答應你們。只要你們放下武器,改過自新,隨我前往謝地,我定會給你們安排妥當。”

山賊們聽了申伯的話,紛紛放下武器,跪地叩首。申伯將他們收編進隊伍,繼續前行。

經過多日的跋涉,申伯一行終於抵達了謝地。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大為震驚,謝地一片荒蕪,百姓們衣衫襤褸,居住條件簡陋,田地也大多荒廢。

申伯沒有絲毫氣餒,他立刻召集當地的百姓,向他們表明了自己的來意與決心。“吾乃申伯,周天子封我於此,便是要讓謝地繁榮起來。從今日起,我將與大家同甘共苦,共建家園。”

他首先組織人力,開始修建城池。申伯親自參與規劃,他根據謝地的地形特點,設計了堅固而合理的城防佈局。百姓們在他的帶領下,熱情高漲,紛紛投入到建城的工作中。

同時,申伯派遣家臣到各地招募流民,給予他們土地和種子,鼓勵他們開墾荒地,種植莊稼。他還引進了先進的農業技術,教導百姓們如何灌溉、施肥、除蟲,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在文化教育方面,申伯也沒有忽視。他在城中設立了學堂,聘請有學問的人擔任教師,招收謝地的孩童入學讀書識字,學習禮儀文化。

“孩子們是謝地的未來,只有讓他們接受教育,謝地才能真正興盛起來。”申伯對學堂的先生們說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謝地漸漸有了起色。城池初具規模,城牆高大堅固,城內房屋整齊有序。農田裡,莊稼茁壯成長,一片綠油油的景象。百姓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們穿上了新衣,吃上了飽飯,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然而,謝地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周邊的一些蠻夷部落,時常侵擾謝地的邊境。他們搶奪糧食、牲畜,還擄掠百姓。

申伯得知後,決定加強邊防力量。他訓練了一支精銳的軍隊,配備了精良的武器裝備。同時,他還採取了懷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