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普通話讀作顆(kē),本義指小頭,引申指顆粒狀物。
四川方言發音顆(ko,上聲,音同川話“可”)。
顆:《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果切,科上聲。
可以看到,四川話發音為上聲,是因為保留了古漢語發音,是對古漢語發音的珍貴傳承。它見證了歷史的滄桑鉅變,也展示了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
四川話愛用疊音詞,通常疊音為“顆顆”。
四川方言中,【顆顆】的常用詞義如下:
一、指顆粒狀的東西,名詞。
發音koko(疊音變調,音同川話“可殼”)
如:豌豆顆顆、包穀顆顆、顆顆酥、顆顆藥。
例句:1、顆顆藥要磑爛成面面藥,才好餵給奶娃ㄦ。
2、把萵筍切成顆顆,炒宮保雞丁。
3、老薑調味,通常切成片片或顆顆。顆顆狀的老薑,簡稱姜顆顆。
二、指每一顆,量詞。
koko(量詞不變調,音同川話“可可”)
例句:這瓜子,顆顆都脆。
三、面板上長的痤瘡、疥瘡、 癤子、疽癰等顆粒狀物,名詞。
發音koko(疊音變調,音同川話“可殼”)
本字為“??” ,俗寫成 “顆顆”,長在臉上、四肢或者身上等處的痤瘡、疥瘡、 癤子、疽癰等顆粒狀物的泛稱。
1 痤瘡:可能是感染或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引起。
2 疥瘡:通常是受到蟎蟲在人體表皮層內寄生引起。
3癤子:是單個毛囊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細菌性化膿性炎症,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好發於頭面部、頸部和臀部。
4癰疽:惡瘡。
四川話也說“籽籽”,一般指面板上面的小顆粒、小疙瘩,不指較大的瘡。
“顆”字是沒有以上詞義的,所以下面我們認識一下“?”字。
?,普通話音guo。
《玉篇》: “?, 瘡也。”《集韻·戈韻》: “?, 瘡也。”
?:【廣韻】【集韻】古禾切,音戈。又【集韻】苦禾切,音科。義同。或作瘑。
四川話同樣保留古音的發音,即?ko。
第三條詞義的“顆顆”就是“??”,只是作為一個知識點,瞭解一下。考慮到實際習慣,下文仍用“顆顆”。
前面簡單介紹了痤瘡、疥瘡、 癤子、疽癰等的區別,但是除了專業人士,普通人是分辨不出來的。大點的疽癰等,俗稱“瘡”;小點的痤瘡、疥瘡、 癤子、溼疹等,或者蚊蟲叮咬起的小疙瘩,四川話日常都叫“顆顆”或“籽籽”。
諸如 :
身上長了些顆顆。
臉上有顆顆。
常說的青春痘,俗話稱“騷顆顆”。
屁股上長痤瘡,俗稱“溝子長顆顆”。
遭蟲咬了,起了好多顆顆。
本地有個姓黃的醫生,看面板病很出名,得綽號“黃顆顆”。
以上就是有關於四川話“顆顆”一詞在四川話中的主要詞義。如果你的家鄉有著與眾不同的用法,也懇請您不吝賜教,在下方留言區留言,筆者將感激不盡!期待著各位朋友們的精彩分享~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