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之所以為方言,不僅在一些字的音義上有區別,在具體行為表達上,使用的詞彙通常也有不小的區別。
比如普通話的“扇耳光”,四川話裡就很少聽到。那麼,四川人如何表達“扇耳光”這一行為呢?
四川人表達“扇耳光”的方式以前筆者分別講個幾個,今天匯總起來再說一說。
耳光在四川方言的表達
首先說說“耳光”在四川話的兩個主要說法。
其一是【耳矢】。發音ěr si,發音和“耳屎”一樣,但不能混淆了哦。
如:給我一~,鼻子打流血。(川報85·2·3)。出處:《四川方言詞典》“耳矢”詞條。
其二是【耳巴子】。發音ěr bā/bǎ zi,巴音“叭”或“把”。
《明珠緣》第三回: “管家大怒,走上去一個耳巴子,把他打了一跌。”
清《西蜀方言》: “打你幾個耳巴子。”
傅崇矩《成都通覽·成都之詐騙》: “一陣耳巴子,大罵一頓。”
民 國二十一年《萬源縣誌》卷五《教育門·方言》: “掌擊曰打耳巴子。”
出處:《四川方言詞源》“耳巴子”詞條。
扇耳光的動詞,四川方言怎麼表達?
四川話表達扇耳光的動作較多,主要有4個音,有的音對應好幾個字,都有“扇耳光”的意思,下面逐一說明。
一、pià
對應的字是【?】。
普通話音[piān],四川方言尾韻脫落,聲調有變化,發音pià。
《集韻》紕延切,音偏,削也。指扇人耳光的意思。
如:看我?你兩耳矢!(看我扇你兩耳光)。
筆者廣漢人,小時候經常聽到這個說法。
二、fu/fu
這個音,筆者查到兩個字:刜和?,都有擊打的意思。
1【刜】字從刀,從弗,弗亦聲。“弗”意為“不平”。“刀”指“切割”。本義:削平。
它是個入聲字,保留入聲的地區發入聲音。通常西南官話成渝片發fu音,我地廣漢話多發fu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敷勿切,音拂。《說文》擊也。《玉篇》斫也。又《唐韻》《集韻》符勿切,音佛。義同。可見四川人把佛讀“fu”,其實也是古音遺存。
“刜”不僅可以打耳光,也可以是其他部位。
例句:
看我刜你兩耳矢。
看我刜你幾下,你就曉得鍋兒是鐵鑄的了。
2?,普通話音hu,川音fu。
?:《說文》?也。一曰擊也。
?第一個意思是?。?:拭也。從手堇聲。居焮切。用手把平面上物體抹到一邊。這個詞義,四川方言也說“捊”(方言音同“袍”)。
例句:把桌上的書?到一邊去。
?另外一個意思是擊,即”打”。
例如:看我?你兩耳矢。
三、can3
這個音,對應【扌蚩】、【摌】、【撣】、【摲】好幾個字,都有扇耳光的意思。
1【扌蚩】
抽打; 打。《集韻·獼韻》醜展切: “??, 擊也。”今蜀方言謂抽陀螺為“??牛兒”, 謂打耳光為“??耳巴子”等。(注:??即為【扌蚩】
2【摌】《唐韻》《集韻》??所簡切,音產。以手?物也。一曰扞摌,手精擇物也。又《集韻》所恨切。揮也。摌削,傷害。
唐樞《蜀籟》卷四: “細條條摌人陰倒痛。”謂細枝條抽人暗裡痛。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 (1228條): “以掌或似掌之器括擊物曰摌, 如 ‘摌你一耳光’。”
又,民國十五年《南川縣誌》卷六《土音土語》: “土語以寬長之物外擊曰逞,如逞耳巴子。”“逞”讀同“摌”。
3【 撣】[cǎn]“撣”,也作“逞”,指抽打、驅趕。
例句:不撣到身上,不曉得痛。
另外,它還有驅趕(蚊蠅)、去除(灰塵)的意思。“耳朵撣蚊子”,就是指用耳朵驅趕蚊子,形容不聽話、不專心。
貝殼搜尋詞條“撣”:“撣蚊蟲:驅逐蚊子”。
民國《定海縣誌》:“驅蚊曰撣。”
4【摲】
摲,普通話音chàn。本意指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