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謂毒蟲叮刺為蜇。
蜇,普通話音zhē,動詞,1指蜂、蠍子等用毒刺叮咬人。2刺痛;刺傷。
唐·柳宗元《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苦鹹酸辛,雖蜇吻裂鼻,縮舍澀齒,而鹹有篤好之者。
又如:蜇殺(毒蟲叮咬致死);蠍子蜇人等。
又如:別去玩仙人掌,它的刺蜇到很痛的。
四川方言通常不說“蜇”字,而是說“鐍”,有些地方[如我地廣漢話]則直接說“錐zui”:仙人掌的刺錐倒人精痛。精痛,很痛,一些地方說青痛。
鐍,發音ju。<動>刺,錐。如“小明遭蜂子鐍了”即“小明被蜜蜂蜇了”。
《廣雅·釋詁一》:“鐍,刺也。”
《集韻·術韻》:“鐍,錐也。”
《漢書·天文志》“暈適背穴”條,顏師古注:“孟康曰:‘穴多作鐍,其形如玉鐍也。如淳曰:‘有氣刺日為鐍。鐍,抉傷也。”這裡“鐍”當作“刺”義。
又或作“棘”。黃庭堅《龍眠操》之一:“我為直兮棘吾趾,我為曲兮不如其己。”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 (294條): “《方言》三: ‘凡草木刺人,江湘之間謂之棘。’ 《廣雅·釋詁二》: ‘棘,箴也。’ ……今昭人謂草木刺傷曰棘著。棘,讀平聲,音如居ju。”
《四川方言詞典》作“鋦”,為同音借用,不準確。且鋦是古入聲字,理論上西南官話成渝片發陽平音,不發陰平音。
把刺、錐說“ju”,主要是川東、川南地區。川西壩子、川北地區多說“zui”。
許多人在童年時期都曾親身經歷過被蜜蜂蜇傷後的痛苦和不適。當我們不幸地被蜜蜂蜇到的瞬間,那種劇烈的疼痛簡直讓人難以忍受。而蜇傷後不久,傷口處就會迅速腫脹起來,並伴隨著難忍的瘙癢感。這種難受的狀態至少需要持續一週左右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面對這樣的情況,大人們常常告訴孩子們一些緩解症狀的方法。他們說,可以嘗試塗抹人奶或者使用肥皂來減輕症狀。這些傳統的建議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們舒緩受傷部位的不適感,但並不能完全消除所有的痛苦。畢竟,蜜蜂蜇傷所帶來的疼痛和不適是無法輕易忽視的。所以,在與大自然接觸時,還是儘量避免招惹這些可愛又危險的小生靈吧!
說了鐍ju,又再說說蜜蜂尾刺的方言稱謂:爝,音jiào,同“叫”音。又或作“燋”。
爝,蜂蠆的毒刺。蜂蠆fēng chài ,指蜂和蠆,這兩種動物都是有毒刺的螫蟲,所以也是有毒刺螫蟲的泛稱。
民國十八年《榮縣誌·物產》: “猶蜂蠆之刺曰爝、曰燋也。”
又: “蜂之刺曰爝,言痛如火燋也。《山海經》草木之刺曰傷,《方言》 曰壯。沈括曰: 醫家行灸,以一灼為一壯。凡立名於蜂爝同意。”
唐樞的《蜀籟》第三卷記載:“死蜂活燋。”意思就是說蜂子雖然已經死去,但它的毒刺仍然可以螫傷人。這句俗語至今仍在川渝地區流傳著。
本字又或作“蟜”。
《說文·虫部》: “蟜,蟲也。”
《玉 篇·虫部》: “蟜,毒蟲也。”
宋戴侗《六書故·動物四》: “蟜,居夭切,夭矯卷尾強曲也。鄭公孫蠆字子蟜,蠆尾矯曲也。”
《逸周書·酆保》: “三信蟜萌,莫能安宅。”朱右曾校釋: “蟜,毒蟲,有蠆。”
由毒蟲轉而指其毒刺,亦屬自然。
參考資料:《四川方言詞源》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