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廣義的方言詞彙是指一個方言實際使用的所有詞彙。狹義的漢語方言詞彙指方言中與普通話詞彙存在語音、意義、語法等顯著差異的部分詞語。
今天說一個四川方言中遺存古漢語發音的字:“鑄”。
鑄,普通話音zhu,會意字,其古字形像雙手持容器將熔融金屬倒入模具,本義指熔化金屬以鑄造器物。
今四川方言中,“鑄”字保留古漢語發音dào,詞義由本義擴充套件為熔金屬或以水混合非金屬材料入模凝結成器物。
《說文·金部》: “鑄,銷金也。”
明·李實《蜀語》: “鑄銅鐵器曰鑄○上鑄音注, 下鑄音到。”
清道光二十一年《遵義府志》卷二十《風俗》: “鑄 (音注)銅鐵器曰鑄(音到)。”
張慎儀《蜀方言》卷下: “鑄銅鐵器曰鑄。下鑄字今音若到。古從壽得聲之字有作到音者,如翿、搗、禱諸字是也。”
民國二十二年《灌縣誌》卷十六《禮俗紀·方言》: “鑄,銷金也,刀冃切。《說文》鑄從壽聲,壽古音稍。又鑄蕭迭韻,方言如鑄鍋、鑄鐘。” “刀冃切” 即音同 “到”。
民國二十三年 《樂山縣誌》卷三《方輿志·方言》: “讀鑄如道,本幬同音。”
民國二十八年《巴縣誌》卷五《禮俗·方言》: “蜀語鎔範銅鐵器曰鑄, 讀如搗去聲。尚存古音。”
李劼人《大波》第四部第四章: “兵,是 一個模子鑄出的。”原注: “鑄字有兩個音讀,一讀若 ‘注’ 字音, 一讀若 ‘到’ 字音。這裡的‘鑄’,須讀若 ‘到’ 字音。”
今四川方言凡以模具鑄器物均發音dào(調值213),如鑄鍋、鑄水泥墩子、鑄預製板等。
四川方言俗語:“鍋兒是鐵鑄的”
鍋兒是鐵鑄的,大抵有三個意思。
一、“鍋兒是鐵鑄的”,言外之意不是紙糊的,比喻曉得厲害,不敢不放在心上。和北方方言“鏵是鐵打的”意思相同。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冊·第十一章: “他們還沒有同咱們杆子交過戰,這一回叫他們知道鏵是鐵打的。”
“鏵是鐵打的”用四川方言表達則可以用“鍋兒是鐵鑄的”替換。
二、比喻需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才能成事。
想用生鐵來造鍋,不能直接用錘子打。必須先把生鐵放入高爐熔化成鐵水,再倒進鑄模裡,最後凝固成型。
《金瓶梅詞話》第十一回: “鍋兒是鐵打的,也等慢慢兒來。” (一步一步才能成事,急不得)
三、比如要聽長輩、過來人勸告,能避免或減少吃虧、避免誤入歧途。
《醒世姻緣傳》第十三回: “珍哥問了抵償, 方知道那鍋是鐵鑄成的。”(珍哥問了抵償的金額,才知道不聽人勸告的後果)
筆者女兒小時候不聽話,要自己吃了虧才學會長記性。有一次給她說仙人掌有刺要錐手不能摸,非要去摸一下然後錐得痛的驚叫喚,這哈就曉得“鍋兒是鐵鑄的”了。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