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廣義的方言詞彙是指一個方言實際使用的所有詞彙。狹義的漢語方言詞彙指方言中與普通話詞彙存在語音、意義、語法等顯著差異的部分詞語。
今天繼續說一個四川方言中遺存古漢語發音的字:“浮”。
浮,普通話音fu ,本義指漂流,漂浮。
《說文解字·水部》浮:泛(泛)也。從水孚聲。
《廣雅·釋言》: “浮,漂也。” 《玉篇·水部》: “浮,水上曰浮。”
今四川方言中,“浮”字多說páo(袍)音,此為古音遺存。基本釋義為停留或漂浮在液體表面。受普通話影響,部分語境也說fu音。
古無輕唇音,即沒有聲母f(唇音bpf)。今f聲母字早期多發其他唇音。
“浮”字遺存古音的地區,除了西南官話,在南方方言還有湘方言、贛語、客家話等。
楊樹達《長沙方言考》百五《浮》: “浮,古音如袍。《漢書·楚元王傳》浮邱伯,《鹽鐵論》作包丘子。 今長沙謂躁妄不定之人曰浮動子,浮尚如古音讀。又物浮於水,亦讀如袍,不作輕唇音也。”
四川方言中,日常口語說東西浮在水面,或者東西自水下浮上來等,“浮”都念做páo(袍)。
少量場景也說文讀音fu,比如70後80後小時候,釣魚都是自己做的釣具,通常用粗的鴨毛梗、鵝毛梗做“浮fu漂”;再如“浮fu橋”等。
例句:
1、釣魚人突然發現河裡浮páo著一個人,像是死屍,趕緊報警。
2、浮fu漂(四川方言,即浮萍)都是浮páo在水面。
方言詞彙:“油浮浮páo páo”
油浮浮páo páo,基本意思是做好的菜油很多,引申詞義為誇大其詞。從字面就很好理解了。因為油比重輕,肯定是浮páo在水面,比如一碗麵看到“油浮浮páo páo”的,其實沒多少油,所以引申為誇大其詞。
“油浮浮páo páo”近義方言詞彙:油爆爆
滾油的特性是加點水就四面八方到處濺,所以“油爆爆”也是形容說話時口水四濺,天花亂墜,很多時候其實也是誇大其詞。故“油浮浮páo páo”與“油爆爆”基本同義,但形容菜裡面油多隻能用“油浮浮páo páo”,不用“油爆爆”。
例句:
1、這家蒼蠅館子生意常年火爆。不僅味道好,老闆也捨得放油。你看他家的燒牛肉就曉得,端上桌來看到全都是油浮浮páo páo的。(本義,菜裡面油水足)
2、方言俗語“說得鬧熱,吃得淡白”,說的就是有些人愛吹牛殼子,他說請你吃飯的時候說得“油浮浮páo páo”(可以替換為“油爆爆”)的,要請你吃大餐,到最後,只勉為其難請你吃了一頓普通不過的家常飯。(引申義,誇大其詞)
方言詞彙:浮浮魚páo pāo yu(常加詞尾“兒”:浮浮魚兒。魚兒:小魚)
小魚才愛浮páo在水面上,相對就更容易被捕食。所以“浮浮魚兒”在四川方言裡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沒啥真本事,卻:()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