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謔

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一些漢語字詞,普通話裡用的很少,或者組成其他詞彙在使用。但是在不少方言口語裡,還在繼續使用。

今天就來說說“謔”字。

謔,普通話讀作xuè,四川話發音同。本意是指盡興地遊樂,也指取笑作樂。

普通話中“謔”基本不單用,通常組成戲謔、諧謔、嘲謔等詞,多用於書面語。

四川方言中,單音詞“謔”過去用的較多,如今也用的少了,大多說成單音詞“跩”了。“謔”字本身,則和“踏”字構成特色方言詞彙“踏謔”,在四川方言中使用頻率還非常高。

“謔”的音義在典籍中的記載

音:《唐韻》虛約切《集韻》《韻會》《正韻》迄卻切,??餉入聲。

義:《說文》戲也。

《爾雅·釋詁郭注》謂調戲也。

《詩·邶風》謔浪笑敖。

謔,浪笑。——《爾雅》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詩·衛風·淇奧》

此乃今之輕薄子,好作謔詞,嘲鄉里之類,為一鄉所疾苦者。——《朱子全書》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李白《將進酒》

四川方言中,“謔”由嘲笑,引申為指發出嘲笑的人“神氣、張揚、得意、自以為了不起”的樣子,和普通話成語“趾高氣揚”詞義近似。

例句:

1、看他那樣子,謔得很喃!

2、莫去找他,他那人有幾個臭錢了,多謔的。

另外,“謔”也用於形容人固執、執拗、不聽話等,多用於小孩。如:這個娃兒有點謔哦,一個犟拐拐。

今四川方言,“謔”字這個引申詞義,用的很少了,多用“跩”來表達了。

豫、湘、陝、川、渝、皖、魯西南等地人因為富有或有一定地位後,神氣、驕傲、張揚的樣子,叫做“跩”。

例句:

1、看他那樣子,跩得很喃!

2、莫去找他,他那人有幾個臭錢了,多跩的。

“謔”字本身,和“踏”字構成特色方言詞彙“踏謔”,四川方言中使用頻率還非常高。

踏謔,四川方言釋義為“貶低/戲謔/指責攻訐”等。

“踏”和“謔”都是入聲字,所以“踏”tā和“謔”xuè在西南官話成渝片又發陽平調,“踏”音tá,“謔”音xué,所以“踏謔”一詞在四川方言有多個寫法,從字面意思或背後的典故也解釋得通。

所以四川方言詞彙“踏謔”如今有踏屑 、踏雪、踏削、撻噱、撻謔等多種寫法,至今沒有統一標準寫法。

一、蔣宗福先生《四川方言詞源》收錄的【踏屑】,該詞註釋如下:故意貶低。並引用民國三十一年《西昌縣誌》卷五《禮俗志·方言》: “辱人曰踏屑。”《四川方言詞典》(王文虎等)收錄的也是【踏屑】。

二、有川東、川南人考證該詞來源於下江官話,當為【踏雪】。

踏雪一詞,據說與清朝蘇州兩位中醫名人有關。一名叫薜生白,一名叫葉天士,兩人都醫技不凡。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某天,葉天士為其住齋大院掛了一匾叫”踏雪齋”。雪字影射薛生白的姓。薛生白知曉之後不甘示弱,即把自己的齋院大門口掛出一匾為”掃葉山房”,其針鋒相對之意不說自明。

由於這兩人之間的糾紛採用瞭如此文雅的表現形式,在蘇州傳為佳話,”踏雪”成了一個代表貶損、嘲諷之意的典故和詞彙。

三、《中國方言大詞典》分卷之一的《成都方言詞典》收錄的【踏削】。

四、樂山作家周愷使用的【撻噱】

樂山方言作家周愷《苔》楔子,“一天到黑背起手,晃過去晃過來,咋個會吃不消,只是晃得我心焦,背後還要遭人撻噱。”

撻也是入聲字,所以四川方言發音和“踏”相同,都是tá。撻指用鞭、棍打人;踏指踐踏,所以字義都能引申為指責攻訐。下同。

五、部分民間方言研究者認為是【撻謔】

撻謔二字組合成詞,自然地具有責難和調侃兩重含義:或並列,謂“撻之謔之”,既責難又調侃;或動狀,謂“撻之以謔”,用戲謔的語言進行諷刺和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