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一些古漢語字詞,普通話裡已經幾乎不用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裡,還完整地儲存下來了。
今天就來說說“嚲”字,普通話口語幾乎不用了,四川話還經常在用,只是不少人會說不會寫。
嚲,普通話讀作嚲(duo ),釋義為下垂:“嚲袖垂髫,風流秀曼”。但普通話日常幾乎不用了,只見於古漢語詩詞文獻資料。
四川方言中,“嚲”字發音(to),這是前段時間講的同系聲母互轉現象演化而來(舌音dtnl)。釋義與普通話一樣,表示下垂,動詞。
《廣韻·哿韻》: “嚲,垂下皃。”
《校注》: “《康熙字典·身部》引 《篇韻》: ‘嚲,音妥,垂下也。’ ……古音在戈部,今音是為切。人不知其為一語,讀今音則假垂為之, 讀古音則假嚲為之。”
黃尚軍教授指出: 此字開始頻繁使用見於唐代。
唐·虞世南《應詔嘲司花女》詩: “學畫鴉黃半末成,垂肩嚲袖太憨生。”
唐·杜甫《醉為馬所墜諸公攜酒相看》:“江村野堂爭入眼,垂鞭嚲鞚凌紫陌。”
唐·劉禹錫《和樂天鸚鵡》詩: “斂毛睡足難銷日,嚲翅愁時願見風。”
唐·岑參 《和刑部成員外秋夜寓直寄臺省知己》詩: “竹喧交砌葉,柳嚲拂窗條。”
宋·晏殊 《迎春樂》詞: “長安紫陌春歸,嚲垂楊,染芳草。”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 “他那裡盡人調戲嚲著香肩,只將花笑捻。”
明·嶽元聲《方言據》捲上《嚲》: “物之下垂曰嚲。”
清·陳學洙 《茉莉》詩: “銀床夢醒香何處,只在釵橫髻嚲邊。”
“嚲”,也作“軃”(普通話音duo,四川話音to)。“軃”為“嚲”的訛字,考其源,嚲原為“嚲”字,嚲之部件“享”,小篆後,隸楷作享,其形訛為身,於是“嚲”遂訛為“軃”。
《字彙補·身部》: “軃,下垂也。”
《康熙字典·身部》: “軃,《篇韻》音妥,廣厚也,垂下也。《正字通》: 嚲字之訛。”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那婦人將酥胸微露,雲鬟半軃,臉上堆著笑容。”
明·陳士元《俗用雜字》: “物下垂曰軃。音妥。”
明·李實《蜀語》: “下垂曰軃○軃音妥。”
《蜀方言》:“物下垂曰嚲,訛作軃。”
民國十七年《長壽縣誌》卷四 《人事部·方言》: “物下垂曰軃。音妥。”
今四川方言口語中,“嚲”to字仍是個常用字。
比如媽老漢兒都在忙到做家務活,你在邊上耍起,就要挨叨(挨吷、挨卷):“吔,你在那兒兩隻手嚲起,耍得安逸喃!”
比如衣服褲子裙子長了,穿著不合身,也叫“嚲”。 例句:好生點兒,你的裙子都嚲到地下去嘍!
比如行道樹的樹枝長的垂下來影響路人了,就說:看到起,前頭樹丫丫嚲起的,看碰到腦殼。
衍生詞彙:嚲神(軃神)
指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人或市井無賴、二流子。這類人無所事事,整日嚲起雙手閒逛,加上服裝多為衣袖褲腳寬長型,嚲起多長,這類人習慣被人們稱為“嚲神”。
四川方言中,對於一些行為異於常人行為的人,通常民間戲謔的給他們按型別“封神”,除了“嚲神”,還有胎神、彈神、衰神、槓神、扯神等。
民國十七年《長壽縣誌》卷四《人事部·方言》: “不正行曰軃神。”
民國十八年 《合江縣志》卷四《禮俗·方言》: “軃神、燕兒毛,均謂人之輕薄 也。”
民國二十一年《南溪縣誌》卷四《禮俗下·方言》: “軃神、 燕二毛,均謂人之輕薄也。”
民國二十四年《雲陽縣志》卷十四 《禮俗·方言》:“今人謂人賦閒曰軃,或曰軃神,謂其無事可作,兩手下垂也。”
唐樞《蜀籟》卷一: “別個男人像男人,我的男人像軃神。”
吳濟生《新都見聞錄》十八《習俗一班· (二) 方言》: “流氓調戲女性叫 ‘軃神’。”
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