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都看向了胥天宇。
&esp;&esp;沒錯,他們看的人的確是胥天宇而不是說話的胥天翔。
&esp;&esp;不是他們聽錯了,是他們清楚聽到了胥天翔開口說的是邊關,而非立儲。
&esp;&esp;牽扯到邊關,誰也不敢妄言,只好把目光投向正主,以求能在他眼中找到些許答案。
&esp;&esp;“淳王所言極是。”和胥泓信一起去過東疆的王將軍說道,“邊關將士為了守護寧國的疆土,風吹雨淋都不怕,有時候甚至會飢寒交迫。生活在安逸的京都,還要為這些小事爭吵不休,那……”
&esp;&esp;王將軍的話戛然而止,看了一眼胥天宇又看了看左顧右盼的眾大臣,微微搖頭。
&esp;&esp;他說出此番言語並沒有要偏向誰的意思。
&esp;&esp;胥天翔說出邊關將士的時候,東疆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和苦不堪言計程車兵便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esp;&esp;之所以會這麼說,只想為他們在朝堂上說上一句話。
&esp;&esp;“朕知道,淳王和王將軍都是去過戰場的武將,能體恤到將士們的艱辛。”胥天宇蹙眉道,“朕已繼位一十又四載,卻從未親臨邊關。朕決定,兩個月後,御駕北疆,感受下北疆戰士們的疾苦。”
&esp;&esp;“皇上三思啊!”丞相第一個跪地懇求道。
&esp;&esp;眾官員見丞相此舉也都跟著勸解胥天宇三思,不可去北疆那種極其苦寒之地。
&esp;&esp;滿朝文武,勸的最賣力的當數丞相。
&esp;&esp;丞相句句為了胥天宇著想的話,說的那叫一個感人肺腑,事實上他不過是在為自己的籌謀罷了。
&esp;&esp;他們一直以為還遠在北疆的承親王早就已經回了京都。
&esp;&esp;如果胥天宇兩個月後要去北疆的話,要麼是承親王放下手上所有的運作再回北疆,要麼也是要放棄要做的事,大張旗鼓的表示自己回了京都。
&esp;&esp;無論是哪個選項,無非都對他們接下來要做的是百害而無一利。
&esp;&esp;胥天宇擺手制止眾人道,“朕心意已決,愛卿們無需再勸。朕身為一國之君,體察邊關將士疾苦乃是重中之重。”
&esp;&esp;“既然皇上心意已決,你們無需多言。”胥天翔開口制止還要再勸阻的眾臣道,“只是皇上走之前,還請兵部把各個邊關的軍餉發放齊全。”
&esp;&esp;兵部尚書張濤瞳孔微張,躊躇了幾息後拱手作揖道:“臣定當儘快發放完成。”
&esp;&esp;“那就好。”胥天翔起身道,“本王已經給各個邊關發了訊息,他們很快就會把所需軍餉報到兵部,到時,就要有勞張大人了。”
&esp;&esp;說完,他以舊疾發作,身體疲憊為由先行離開了金鑾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