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幾千個教程。
炒完糖色就可以放牛肉進去翻炒了。
把牛肉到鍋裡的時候,因為還有點水氣,在接觸到鍋邊的時候呲啦一聲,杜甫幾人倒是沒嚇住,把旁邊鬼鬼祟祟串玉米的徐雪筠給嚇了一跳。
而到這個時候。
“好香啊。”
沒錯,到這個時候空氣中就已經到處都瀰漫著牛肉的香氣了,混合著油脂和蜜糖,純粹的食物香。
廚師長很喜歡自己的廚藝被誇獎,笑的可開心了:“你們學會了,自己回家做也能這麼香,這紅燒牛肉配個米飯配個面配個饅頭都好吃,而且不光是紅燒牛肉,你們這是把整個紅燒的菜都學會了,到回去做紅燒肉,紅燒羊肉,紅燒土豆,紅燒虎皮雞蛋,紅燒茄子都行。”
“我們選的牛肉是牛肋條,脂肪比較少,所以等會還可以放點油,如果用的是牛腩,就可以省去這一步了。”
接著就可以把剛才濾出來的牛肉湯倒回去了。
廚師長叮囑:“就算不用剛才的牛肉湯,也千萬記住不能往裡加冷水,這一加冷水照我師傅的話說,肉就死了,燉再久也不好吃。”
然後再加上廚師長自己配的大料包。
廚師長開啟了一個給他們看裡面都是什麼大料:“桂皮八角花椒是少不了的,剩下的就看家裡有什麼,有什麼咱就放什麼,就算差點味,等會那醬油一放,味精一撒,說實話也吃不出來。”
這話說的也太實誠了。
手機被徐雪筠架在了旁邊,現在沒人管它,各朝代觀看天幕的廚師恨不得站起來去挪手機。
就算一般人吃不出來,但只要他們掌握了配方,加里邊那總能有吃出來的人。
但這個攝像頭對準的是切菜的地方和灶臺,根本就看不清楚料包裡面有什麼。
“要是家裡有的,還可以放點陳皮,一是增添風味,二是可以讓肉更好更快的軟爛,不過小筠不愛吃這個,我就沒放。”
廚師長想了一下,覺得可能大部分人家裡都沒有陳皮,所以又補充了一句:“捏三分之一個獼猴桃在剛開始的時候把肉醃一下,或者是滴幾滴香醋進去也是一樣的效果,獼猴桃是天然的嫩肉粉,香醋和陳皮是一樣的效果,不過要記得把香醋滴進去之後不能急著蓋,鍋蓋一蓋,那個醋味就給悶進去了,得敞著蓋讓醋味揮發一下,這樣才能又嫩肉又不影響紅燒的味道。”
這可真是傾囊相授了,半點兒都沒藏私。
杜甫聽完,覺得自己又行了。
說要做泡麵,肯定不是做一頓吃完的泡麵,要不然也不會去找塑封機了。
光是菜都烘了七八顆,肉一小鍋肯定也是不夠的,所以廚師長這是示範,他們自己要吃或者要帶回去的,還得他們自己來。
杜甫平日其實並不偏愛葷腥,富貴出身的他反而更喜歡吃素食或魚類,曾寫過一首詩給李白。
‘野人對羶腥,蔬食常不飽。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可今天聞到廚房內的香氣,他才明白不是他不愛吃葷腥,而是沒找到喜歡的燉煮方法。
這也不能怪他,因為在唐朝吃牛的風氣還沒有形成,人們常吃的肉類便是豬雞鴨或魚。
素菜或魚類通常都吃其本味,如白灼上海青,素炒西蘭花,蒜蓉茼蒿菜,菜的味道很少會被調料的味道掩蓋住,至於魚類
許多人都想不到在唐朝時百姓是怎麼吃魚的,因為其吃魚的方式已經遠傳國外,在本土卻被燉煮煎烤炸等方式取代。
沒錯,在唐朝時,最盛行的魚類食用方式其實是生吃。
將新鮮捕撈的魚類去鱗,片成薄片,沾上調料就可以開吃了,被稱之為‘膾’,唐朝《砍鱠書》中便記載了生魚片的各種做法和吃法,並且中國沿海城市依然在使用這種刀法來切生魚片。
李白就喜歡吃‘魚鱠(膾)’,曾寫詩‘吹簫舞綵鳳,酌醴鱠神魚。千金買一醉,取樂不求餘’。
《本草綱目》中也提到過,‘劊切而成,故謂之繪,凡諸魚之鮮活者,薄切洗淨血腥,沃以蒜、韭、姜、蔥、醋等五味食之’。
現在人們提到生魚片,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國家一定會是日本,而生魚片其實是在唐朝傳入日本的。
現代有許多醫生不建議食用外來購買的生魚片,因為並不能確保魚的飼養過程中有沒有寄生蟲寄生,可在古代,生魚片還是物產豐富後才能吃到的。
因為生魚片必須由新鮮的魚製作,在養魚沒有大規模普及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