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秦國的逆襲之路

治理天下,天下百姓如何在他們的恩澤下安居樂業,國家如何在無為而治中走向繁榮昌盛。他口若懸河,引經據典,說得頭頭是道。然而,孝公聽著聽著,卻漸漸失去了興趣,眼神開始遊離,眉頭也微微皺起。衛鞅見狀,心中明白自己的話語未能打動孝公,但他並不慌張,依舊有條不紊地繼續講述著。

待衛鞅說完,孝公只是淡淡地敷衍了幾句,便讓他退下了。衛鞅離開後,孝公大發雷霆,將景監喚來狠狠責罵了一頓,指責他找來的人只會說些不切實際的大話,根本無法解決秦國當前的困境。景監嚇得連連磕頭,心中卻也感到十分委屈和困惑。

三、衛鞅入秦(二):再探與轉機

衛鞅得知孝公的反應後,並未氣餒。他深知孝公求賢若渴的心情,也明白秦國所面臨的嚴峻形勢,知道孝公需要的是能夠立竿見影改變秦國現狀的策略,而非空洞的理論。於是,他請求景監再次安排與孝公見面。

景監雖心有餘悸,但見衛鞅如此自信堅定,便硬著頭皮再次向孝公進言。孝公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再給衛鞅一次機會。

這次見面,衛鞅改變了策略,開始向孝公講述王道治國之術。他談及周文王、周武王如何以仁義得天下,如何推行禮治,使得國家秩序井然,百姓尊崇君主,社會和諧穩定。孝公這次聽得比上次認真了一些,不時微微點頭,但眼神中仍有一絲迷茫和猶豫。衛鞅敏銳地察覺到了孝公的細微變化,心中明白自己的方向漸漸對了,但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談話結束後,孝公對衛鞅的態度稍有緩和,他讓衛鞅回去好好準備,過幾日再來詳談。衛鞅心中暗喜,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地引起了孝公的興趣,接下來的一次會面將至關重要。

在接下來的幾日裡,衛鞅深入瞭解秦國的國情,分析秦國的優勢與劣勢,結合自己所學的法家思想,精心準備了一套適合秦國的變革方案。他深知,秦國要想在短時間內崛起,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手段,打破現有的利益格局,激發國家的活力和潛力。

四、衛鞅入秦(三):風雲之變

第三次會面,衛鞅滿懷信心地進宮面見孝公。這次,他沒有再講帝道和王道,而是直接丟擲了霸道之術。他激昂地說道:“當今之世,列國紛爭,強者為王。秦國欲圖崛起,必須實行嚴刑峻法,加強中央集權,將全國之力凝聚於君主一人之手。獎勵耕織,使百姓富足,國家倉廩充實;獎勵軍功,讓勇猛之士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封爵受賞,從而激發軍隊的戰鬥力。只有這樣,秦國才能在這亂世之中迅速崛起,稱霸諸侯!”

孝公聽著衛鞅的話,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身體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傾。衛鞅的每一句話都彷彿說到了他的心坎裡,讓他看到了秦國擺脫困境、走向強大的希望。衛鞅還詳細闡述了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實施步驟,包括如何改革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稅收制度,如何選拔官吏、訓練軍隊等等,面面俱到,條理清晰。

孝公聽得熱血沸騰,忍不住拍案而起,大聲說道:“先生所言,正是我秦國所需!此乃救國興邦之良策!”衛鞅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他知道,自己終於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而秦國也將在他的手中迎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

從這一天開始,秦孝公與衛鞅時常徹夜長談,探討變法的細節和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他們彷彿一對志同道合的摯友,為了秦國的崛起而共同謀劃著宏偉的藍圖。

五、變法前奏:朝堂之爭

秦孝公決定變法的訊息傳出後,秦國朝堂頓時炸開了鍋。以甘龍、杜摯等為首的舊貴族們紛紛跳出來反對。

甘龍乃是秦國的老臣,在朝堂上德高望重。他捋著鬍鬚,面色陰沉地說道:“變法?祖宗之法不可變!秦國自開國以來,一直遵循舊制,方能維持至今。若輕易更改,必將引發大亂,動搖國本!”

杜摯也在一旁附和道:“衛鞅之言,不過是紙上談兵。變法之事,風險太大,稍有不慎,秦國將萬劫不復。且自古以來,未曾聽聞有變法而成功者,還望君上三思!”

其他舊貴族們也紛紛點頭稱是,你一言我一語地指責衛鞅,試圖勸阻秦孝公放棄變法的念頭。

衛鞅面對眾人的反對,毫不退縮。他冷靜地站在朝堂之上,環顧四周,然後大聲說道:“諸位大人所言,不過是守舊之見。時代在變,若秦國還抱殘守缺,守著那早已不合時宜的舊法,如何能與山東諸國抗衡?變法雖有風險,但不變法,秦國只有死路一條!況且,商湯王、周武王能順應天命,變革舊制,成就王業;夏桀、商紂因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