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秦穆公的功與過
在春秋那片亂哄哄的歷史大舞臺上,秦穆公就像一顆超耀眼卻又有點爭議的星。這一章咱就來嘮嘮他的功與過,那可真是比坐過山車還刺激,比吃麻辣燙還夠味。
先來說說這老兄的功。秦穆公剛接手秦國的時候,秦國就像個在角落裡默默玩耍的小透明,被東邊那些個老牌諸侯國各種看不起。可咱穆公大人那是相當有志向,眼睛一瞪,心一橫,就琢磨著怎麼把秦國搞強大。
他開始廣納賢才,就跟現在的大公司到處挖精英似的。不管你是本國的還是外國的,只要有本事,就統統到我碗裡來。於是,一大批厲害的角色就像聞到花香的小蜜蜂,紛紛往秦國飛。比如說百里奚,這老頭原本是虞國的小官,虞國滅亡後被晉國當奴隸抓走了。秦穆公聽聞他的賢名,不惜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回來,這就是超有名的“羊皮換相”。百里奚到了秦國,那可真是如魚得水,和秦穆公湊一塊兒,整天商量著怎麼讓秦國的莊稼長得更旺,軍隊更牛。還有蹇叔,也是個超有智慧的老頭,他倆就像秦國的智慧擔當,幫著秦穆公制定各種高大上的發展戰略。
在軍事方面,秦穆公的表現也是槓槓的。他帶領秦國軍隊向西發展,把那些西邊的戎狄部落打得屁滾尿流。以前那些戎狄時不時就來秦國搶點東西,騷擾一下百姓,現在好了,被秦穆公收拾得服服帖帖。秦國的地盤也因此不斷擴大,就像吹氣球一樣,越來越大。而且啊,秦國還在新佔領的土地上搞建設,修城牆、建堡壘,把這些地方變成了秦國的堅固防線和資源寶庫。
外交上,秦穆公也不含糊。他和晉國那可是愛恨情仇糾葛不清。一開始,他為了和晉國搞好關係,娶了晉獻公的女兒穆姬。這門親事就像一條紐帶,把秦晉兩國暫時綁在了一起。後來晉國國內各種亂,晉獻公死了,幾個公子爭位。秦穆公一會兒幫這個,一會兒幫那個,雖然有點小波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晉國的政治走向,讓秦國在諸侯中的地位蹭蹭往上升,就像坐火箭一樣。
但是,人無完人,秦穆公也有他的小“槽點”。他晚年的時候,可能是被之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一門心思就想向東邊擴張,和晉國死磕到底。崤山之戰,那可真是一場噩夢。秦穆公不聽蹇叔的勸阻,執意派大軍去偷襲鄭國。結果半路上被鄭國的一個商人弦高給忽悠了,以為鄭國早有防備,只好灰溜溜地往回走。在路過崤山的時候,中了晉國的埋伏。秦軍被打得那叫一個慘啊,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這一戰,秦國的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就像一個賭徒一下子輸光了所有的本錢。
不過呢,秦穆公也沒有一蹶不振。他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又開始重新整頓軍隊,訓練士兵。幾年後,他再次出兵攻打晉國,這一次總算是找回了一點場子,把晉國打得不敢小瞧秦國。
秦穆公在位的時候,還特別喜歡搞“文化建設”。他把周朝的一些禮儀制度引進到秦國,讓秦國的老百姓也開始學習這些高大上的東西。以前秦國的民風比較彪悍、粗獷,現在慢慢變得有文化、有內涵了。就像一個野蠻生長的小子,開始穿上了西裝,打起了領帶,變得彬彬有禮起來。
總的來說,秦穆公這一輩子,有功有過,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有明亮鮮豔的色彩,也有一些暗淡的陰影。他讓秦國從一個邊緣小國逐漸走向強大,成為春秋時期的一方霸主。雖然中間有過挫折和失敗,但他的那種雄心壯志和勇於改革的精神,還是值得後人點讚的。在他之後,秦國的子孫們繼續沿著他開闢的道路奮勇前進,秦國這頭沉睡的雄獅,也逐漸開始露出它鋒利的獠牙,在歷史的長河中掀起更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