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納諫復陳
話說這楚莊王,自繼位以來那是一路“乘風破浪”,楚國在他的治下國力飆升,他那顆稱霸中原的心也跟著熊熊燃燒起來。
一日,令尹鬥椒火急火燎地進宮,臉上的興奮勁兒都快溢位來了,跟莊王一頓鼓吹:“大王啊,天大的好機會!陳國那旮旯出大亂子了,陳靈公那傢伙荒唐得沒邊兒,跟大臣孔寧、儀行父仨人整天圍著夏姬轉,朝堂被攪得烏煙瘴氣,老百姓苦不堪言,陳國現在就是一盤散沙。咱楚國這時候出兵,那陳國還不手到擒來?到時候咱楚國的地盤又能大一圈,大王您的威名不得傳遍天下啊!”莊王一聽,眼睛“唰”地亮了,心裡琢磨著這簡直是老天送上門的“大禮包”,當下就拍板,楚軍立馬集結,朝著陳國就殺過去了。
楚軍那戰鬥力可不是蓋的,一路上勢如破竹,把陳國的軍隊打得暈頭轉向。沒費多大勁兒,陳國都城就被攻破了,陳靈公也被亂臣咔嚓了,陳國就這麼被拿下了。莊王站在陳國的宮殿裡,那叫一個春風得意,感覺自己已經站在了世界之巔,彷彿看到了楚國稱霸的美好未來就在眼前鋪開,心裡那叫一個美:“這陳國以後就是楚國的了,看誰還敢小瞧本王!”
可還沒等他這熱乎勁兒過呢,申叔時快馬加鞭地從楚國趕來了。這申叔時在楚國朝堂上可是有名的“硬骨頭”,有啥說啥,一點兒不藏著掖著。莊王一看他這風風火火的樣子,心裡就“咯噔”一下,尋思著這傢伙準是來“潑冷水”的。
申叔時進了宮,規規矩矩地給莊王行了個大禮,然後臉上帶著幾分焦急和嚴肅說道:“大王啊,臣聽說咱楚軍把陳國佔了,臣覺得這事兒可有點不太地道啊。”莊王一聽,臉上一陣白一陣紅,心裡老大不高興,可還是強忍著問:“申大夫,你這話啥意思?陳國亂成一鍋粥,本王出兵平亂,把它收歸楚國,咋就不地道了?”
申叔時直起身子,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說:“大王啊,您瞧這陳國君臣是夠混蛋的,該收拾。可陳國的老百姓招誰惹誰了?他們可都是無辜的啊。咱楚國出兵說是正義之師,可要是直接把陳國給吞了,外人會咋看?這不就跟那不講理的土匪沒啥兩樣了嗎?這可跟大王您一直掛在嘴邊的仁義之道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莊王聽了申叔時這話,心裡頭就像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說:“好不容易打下的陳國,就這麼放了,多可惜啊,這到手的肥肉哪有吐出去的道理?”另一個卻說:“申叔時說得好像也有點道理,要是因為這事兒壞了名聲,以後這稱霸的路可不好走。”莊王在大殿裡走來走去,像只熱鍋上的螞蟻。
這時候,申叔時又開口了:“大王,臣給您講個故事吧。從前有個人牽著頭牛,路過別人的地,牛不小心踩壞了點莊稼。那地的主人火冒三丈,直接把牛給搶走了,還覺得自己佔理。大王,您說這人做得對不?”莊王撇撇嘴說:“這肯定不對啊,牛踩了莊稼,賠點錢就行了,搶牛太霸道了。”
申叔時一拍手:“大王英明啊!現在這陳國就像那踩壞莊稼的牛,有錯在先,可咱要是把它給吞了,不就跟那不講理的人一樣了嗎?楚國要想稱霸中原,光靠拳頭可不行,還得有仁義這塊金字招牌。要是因為這一時的貪心丟了諸侯的心,那可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虧大發了!”
莊王聽著申叔時的話,心裡頭那叫一個糾結。他一邊走一邊想:“這申叔時的嘴跟機關槍似的,說得本王都有點暈乎了。這陳國要是真佔了,以後怕是要被口水淹死;可要是撤兵,這到手的地盤飛了,也怪心疼的。”
大殿裡的其他臣子這時候也開始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有的說:“申大夫說得在理,咱楚國不能因小失大。”有的卻嘟囔著:“這多可惜啊,打下來容易,撤回去可就難了。”莊王聽著這些聲音,腦子轉得飛快。
突然,莊王停下腳步,哈哈大笑起來:“申叔時啊,你可真是個‘鬼才’,本王差點就被豬油蒙了心。”接著,莊王轉身對著眾臣,扯著嗓子喊道:“傳本王的命令,楚軍麻溜地從陳國撤回來,陳國的社稷給人家恢復嘍,再找個靠譜的人當國君!”
這命令一下,滿朝文武都驚呆了。好多大臣都沒想到莊王能這麼幹脆地聽申叔時的話。不過很快,大家也都回過味兒來,明白了莊王這步棋的高明之處。
楚國這撤兵復陳的事兒,就像一陣風似的在諸侯國裡傳開了。那些國家的國君和大臣們聽到這訊息,都驚得下巴差點掉下來,紛紛感嘆:“這楚莊王不簡單啊,這胸懷、這氣魄,咱可比不了。”原本對楚國還有些提防的國家,態度立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