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 第二百零五章 傑出的埃倫

讓朱可夫根本意想不到的是,他猜想的日軍能人,其實是一位如假包換的德軍上校。

在安岡正臣看來,這位埃倫上校,簡直就是坦克戰中不出世的天才。

按照他的提議,日軍組織起了強大的支援火力,在這些炮火的有力掩護下,兩個日軍戰車聯隊有如神助,他們左右同時出擊,狠狠的痛毆著,那些連武器都端不穩的蘇軍士兵。

朱可夫的第一道防線,在這種配合密切,火力兇猛的聯合打擊下,沒能支撐太久,就全線潰散了。

不能太苛責這些防守陣地的蘇軍士兵們了,畢竟以他們接受到的訓練來看,也算是拼盡全力了。

可日軍的表演才剛剛開始,讓安岡正臣意外的是,這位埃倫上校在戰鬥發起後,竟強烈要求,親自跟隨第4戰車聯隊作戰。

這是一個點唐突的請求,雖說德日關係比較友好,但畢竟還沒有正式簽訂同盟條約。

而德國組織的這次觀摩行動,本身就是機密,如果被人發現並透漏出去,在全球範圍都會引起重大國際反響。

畢竟德日兩國分別在歐洲和亞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他們的這次軍事交流活動,會被很多國家看作是政治走向的風向標。

雖說如此,但安岡正臣顯然拗不過這位意志堅定的德國軍官,這位埃倫上校似乎在德軍中還是頗有地位的,當初他決定留在東線跟日軍戰車團待在一起時,就連身為中將的胡伯爾團長,都沒有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

猶豫再三,安岡正臣最終還是有條件的,同意了對方的請求。

而這個條件就是,埃倫上校必須穿上日軍制服,並承諾不會親自跑上前線。

畢竟在安岡正臣的心目中,還存著一個小九九,那就是希望透過這次會戰,能夠從這位傑出的德國同行身上,學到一些先進的坦克作戰理念,用以壯大成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軍裝甲兵。

埃倫上校非常痛快的,就答應了安岡正臣的全部要求,正巧第4戰車聯隊裝備了四輛最新式的九七式中型戰車,這德軍上校對這批日軍新式戰車充滿了好奇,乾脆一把坐了上去,搭乘它們一起,趕往了前線。

九七式中戰,是日軍在整個二戰中,批次生產出的最成功坦克。

它立項於1936年,時值“盧溝橋事變”爆發之際,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急需大量戰車投入戰鬥,而已有的89式中戰,在火力和機動性上,已明顯落後於當時世界坦克發展的主流。

於是日軍參謀總部和工程部,採用了三菱重工的樣車“奇哈”,定名為“97式中戰車”(即97式中型坦克)。

跟以往的日軍薄皮坦克不同,97式戰車將車體正面裝甲加強到了25毫米,炮塔最厚處甚至達到了35毫米,基本跟a32戰車相同,只是沒有a32戰車的大傾角罷了。

為了增強火力,日軍工程師給它安裝了一門九七式57毫米炮(早期型號),這種火炮比八九式戰車自用的九零式57毫米炮,都要先進的多。

作為一門戰車炮來講,通常射出的炮彈,初速是越高越好,因為初速高,就意味著穿透力強;速度快,就意味著飛行時間短,彈道就更平直,更容易準確擊中目標。

而八九式戰車使用的九零式57毫米炮,並不是一門成功的戰車炮,它射出的炮彈出膛速度低,受重力風速影響大,彈道顯得非常飄逸,一旦交戰距離稍微遠點,擊中對方的機率就很玄學。

而九七式戰車裝備的九七式坦克炮,打出的炮彈就要快速平直的多,可以這麼說,如果面對的是大量九七式戰車,周逸龍想跟上次一樣駕駛a32戰車,輕鬆躲避日軍炮彈打擊,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埃倫上校一跨入這種戰車中,就驚訝的發現,它的作戰效能,要遠遠強於德軍主要裝備的一號和二號戰車,在整個德軍中,僅僅只有剛剛小規模生產的三號戰車,可以跟它相提並論。

甚至連日軍大量裝備的95式輕戰,也給埃倫上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當下各國坦克普遍使用汽油發動機時,日軍的95式戰車,就前衛的使用了一臺效能優良的柴油發動機。

而且,這種戰車無論是在火力、還是在裝甲和速度上都達到了一種優秀的平衡,在1939年時,完全可以說得上是一種極其出色的輕型戰車,其表現仍然要超越德軍同期的一號、二號戰車。

沒想到,這些日軍同僚們雖然在裝甲戰術上思想陳舊,但在研發戰車上,還是表現不俗的嘛。

歷史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