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荀王離開盛京的時候,是故意把訊息放給太子的。
結果人家根本沒把荀王當回事,該吃吃該喝喝,美人在懷好不樂呵!
“太子殿下也該醒了,你進去陪著點。”
“這幾日,不要讓太子殿下去災民那邊,知道嗎?”
自從太子來了西江以後,這呂縣令可是把所有的表面功夫都做的足足的。
不但好吃好喝送上女兒,還各種的賄賂,把這些搶來的銀子,都給了太子殿下。
但是現在……呂縣令改了主意,他另有打算。
他決定,助力太子殿下治理水災,儘快回京!
接下來的兩天,呂縣令忙碌在各個受災的村子,還自掏腰包買了很多救災物資。
水災也得到了緩解,很快,這呂縣令在百姓心中的壞印象逐漸的變好了些。
他自己出錢出力,但是卻處處留下太子殿下的名聲。
不管做什麼,都說是太子殿下的功勞。
這讓荀王有些茫然,一早上去街上逛了逛,都是在傳太子殿下如何如何體恤愛民的說法。
“聽說這太子殿下來了之後,一直都在治理水災。”
“可不是麼,昨兒水災最嚴重的幾個村子,都發了糧食。”
“聽說今天開始修葺堤壩,能防患水災,這可是花了不少銀子呢。”
荀王聽了這些,越發的覺得,這些人嘴裡說的太子,跟他認識的不是一個人。
回去後,就把這個事兒,跟年幼夕說了。
“丫頭,我怎麼都覺得這個呂縣令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治理水災。”
“而且,他為什麼自掏腰包還把功勞都記在太子名下?”
年幼夕神秘一笑:“六叔猜猜看?”
荀王想了想:“難不成,他這是想討好太子,借太子上位?”
“嗯,猜對了一半。”年幼夕早就知道呂縣令的小算盤在打什麼主意。
“那還有什麼?”荀王急切的問著。
“呂縣令的腰包掏出來的也都是這些百姓的銀子,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不算他自己的腰包,只不過……這些銀子根本就不夠,他還得繼續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