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激,對機體氣機的執行可產生不良的影響。“恐則氣下”,是指人在恐懼狀態中,上焦的氣機閉塞不暢,可使氣迫於下焦,則下焦產生脹滿,甚則遺尿。“驚則氣亂”,則是指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可因驚慌而產生一時性的擾亂,出現心神不定,手足無措等現象。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學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造就了我們現在稱之為“傳統文化”的國學體系,而儒、道、佛,是它的三大支柱,這三教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文化生活、家庭日用起居、身心休養。當然,中國的醫學理論的創立,也不可能背離這三教的理論基礎,特別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三教互相融和的趨勢大於互相排斥的趨勢,就更利於中醫學、中藥學在這三教的相容並存中,在三教的保護支援下迅速發展了。

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曾於1940年9月在美國“科學、哲學、宗教同民主生活方式的關係”討論會上發表了一篇著名的講話:“儘管宗教的和科學的領域本身是彼此界線分明的,可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牢固的相互關係和依存性。……。這種情況可以用這樣一個形象來比喻: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當然,宗教和科學是無法混合的,就像黑色和白色,黑色是美的,白色也是美的,但是,黑白組合的圖案,也許是最美的。宗教之光不同於科學之光,科學之光豐富人的頭腦,宗教之光啟迪人的心靈,所以在今天的科學之光照到現代心理學上時,我們先看看宗教之光在心理學上有過的燦爛吧。

在封建社會的後期,醫學與巫術分家了,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也是醫學進入科學範疇的必然。在中國,儒、道、佛三種宗教共存的社會狀態和醫學科學的發展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的、內在的對立和聯絡。我們後人不能也不應該視而不見。只有正確地評價儒、道、佛這三種宗教和中醫藥學組成的中國傳統文化,正視歷代賢哲的創造,才能不重蹈歷史虛無主義的覆轍。由於本書是對於心理學方面的探討,所以我們重點研究中國的三教理論對於中醫心理療法形成的影響。

◎儒、醫、易術中的心理治療

中醫學理論體系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與《周易》一系的儒家思想有密切的關係。早在《周易》與《黃帝內經》成書之前,醫術與卜巫就是原始宗教用來除病消災,避兇祈福的重要手段,原始巫術中就包含著醫術。醫與巫在上古之時,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共存並稱的,稱為“巫醫”,大約在春秋時期才開始分開。所以,成書在西周前期的《周易》,主要是佔巫活動的記載,成書與漢代的《黃帝內經》則是巫醫分開後,醫學理論的集大成者。但是從戰國時期的《易傳》之後,《易》由佔巫轉變成了哲學,其中“陰陽”、“太極”、“道”、“神”、“術”等範疇及思維方法,對《黃帝內經》成書產生了很大作用。根據司馬遷的《史記》所說,《易傳》為孔子所作,但是到宋代的儒生,如歐陽修,就懷疑非孔子所作。不論是否為孔子“韋編三絕”,歷代儒家一直將《易》奉為經典。

《周易》的原理、思想以及範疇(如太極、陰陽、乾坤、理、氣、道、象、術),在漢代及其後,不僅對儒家,而且對道家,甚至佛家,不僅對哲學思想,而且對科學技術,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周易》對中醫學的影響尤為顯著。《周易》與中醫學的關係尤為密切,以至於古代醫家有“醫易同源”“醫易會同”一說。遠古至今,醫易融會貫通,盛名天下的名醫大家,數不勝數,如:隋唐的楊上善,唐朝孫思邈、王冰,金元時期的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朱丹溪,明清時期的張介賓等等都是儒醫大家。正是這些熟讀四書五經,又精通《黃帝內經》的儒醫大家們,融會貫通了儒學與醫學,充實了中醫的理論,發展了中醫藥學。例如《禮記?禮運》中把人們的情感變化分為七個型別,“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勿學而能”。但是這種情緒的表述,在中醫上就發展得更準確了,儒醫把它改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就更貼近我們的生理心理現象了。為什麼這樣改呢?《禮記》中的七情,有些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並不足以導致疾病,而醫學中的這七情,如果在突發、劇烈或者持久存在的情況下,就可以導致情志異常,導致肌體氣機紊亂,氣血陰陽失調,進而引起肌體的病變,所以就叫做“七情內傷”。

儒醫不但發現了七情可以內傷到臟腑,而且在醫療實踐中,創造了治療七情內傷的“以情治情”的心理療法。也就是利用儒、醫、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