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越發繁華的春城,沐天波覺得朱慈煊絕對是受過神仙指點,否則,大明何時見過如此繁華過,有如此明君,大明何愁不興?
看著府庫裡的錢越來越多,韓煜又開始琢磨起花錢的路子來了。
現在,他感覺到最缺的還是人手。
隨著統治範圍的擴大,他覺得手中可用的人越來越少。
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年代的識字率太低,很多人字都不認識,沒念過書,只能當苦力。
而讀書的權利都被地主富商壟斷了。
但那些地主幾乎都被自己砍了,該怎麼辦呢?
韓煜一拍大腿,決定辦學堂。
不光要讓適齡兒童入學,成年人也要開辦夜校。
尤其是那些軍官,必須進入夜校進修,考試不合格,不能晉升。
大頭兵也要讀書認字,每個人背後背一塊木板,木板上寫著每天也背的字,哪怕行軍打仗也要學習。
夜校中也不光教授讀書認字,還教授各種技術,打鐵,農耕,織布,做菜,只要能謀生的,夜校都教。
保證每個人從夜校畢業後,都能拿著知識去謀生。
至於童學,除了基本的讀書認字之外,還要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等。
教材都是從各家經典之中抽出來重新編纂,然後再由韓煜幫忙查缺補漏。
雖然,韓煜也學的不怎麼樣,但是帶著他們搞出蒸汽機還是不成問題的。
畢竟,韓煜怎麼說也是一個機械專業的,蒸汽機的原理構造還是懂的。
一開始,還有不少農家不想送孩子去讀書,覺得有那個功夫,還不如幫家裡乾點活,還能多打點穀子。
面對這種情況,韓煜大筆一揮,所有孩童入學免費,而且管一日三餐,每學期考評優異者,每人獎勵一隻豬仔,男女不限。
而且,只要能畢業,朝廷幫忙安排工,表現優異者,能直接入朝為官。
聽到這個訊息後,那些農家瘋了。
別的不說,管一日三餐對於他們來說,就解決了一個天大的問題。
憑空剩下一個人的口糧,就能讓家裡寬裕不少。
更別說豬仔獎勵,和入朝為官了。
誰不想自己家能出個大官?
一時間,各個村的學堂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