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煜在滇省搞的風生水起,將滇省經營的有聲有色。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清廷也得到了訊息。
紫禁城內,8歲的康熙坐在皇位上。
面前是索尼,鰲拜,蘇克薩哈和遏必隆四位顧命大臣。
“滇省和平西王的事情,想必各位都知道了,今天召集各位到來,就是請各位那個章程出來。”
康熙此時無法執政,所有一切事務都是由四位顧命大臣負責。
他只負責坐在座位上當吉祥物就好。
“陛下,臣以為,滇省之患不過纖芥之疾,派平南王尚可喜去平叛便可。”
鰲拜滿不在乎的說道。
“平南王雖然忠心,但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我看不如再讓兩廣總督李棲鳳提兩廣綠營督戰更為穩妥。”
索尼捋了捋鬍鬚說道。
李棲鳳是漢八旗鑲紅旗的都統,在他們眼中比平南王更加可靠一些。
“那就加封平南王為平南親王,帶本部征討叛軍,兩廣總督李棲鳳賜黃馬褂,尚方寶劍,總督戰事。”
康熙安心坐著人形印章。
朝廷的詔令很快就傳達到了平南王尚可喜的手中。
“父親,我們真的要去平叛,朝廷這是要消耗我們的實力啊。”
尚之信說道。
“哼,知道有能如何,你敢抗命不去嗎?”
尚可喜無奈嘆息一聲。
“父親,那些弗朗機人又來賣火繩槍了。”
尚之孝說道。
“不買,不買,破鳥槍,射程不過十餘丈,買來甚用?趕走趕走!”
尚可喜不耐煩的擺手。
他正為出兵的事情而憂慮,哪有心情跟這些紅毛夷做生意。
儘管萬分的不情願,但尚可喜還是點起本部人馬,盡起二十萬大軍,向著滇省進發。
不起兵不行,兩廣總督李棲鳳可就在身後三十里督戰。
如果他敢不走,就成了叛軍,恐怕清廷會將他和滇省的明軍一起絞了。
“明軍怎麼也比清兵好對付。”
和明軍打了幾十年交道的尚可喜最清楚明軍是個什麼樣子。
讓他最不理解的就是,吳三桂坐擁十萬關寧鐵騎,幾十萬大軍,是怎麼把整個滇省都丟了的。
這不合常理。
“或許是明軍狡詐,夜間刺殺了吳三桂,關寧鐵騎群龍無首,才被明軍各個擊破的。”
尚之信猜測道。
尚可喜思來想去,也只有這個猜測最靠譜。
不然,實在是無法解釋,戰鬥力拉胯的一匹的明軍是怎麼打敗吳三桂的。
“傳令下去,夜晚紮營的時候小心謹慎,嚴防刺客偷襲。”
“是!”
命令被傳達了下去。
尚可喜的部隊風聲鶴唳,在營中看到生臉每次都要反覆盤查,確認無誤才能放行,無形中增加了不少內耗。
讓隊伍變得疲憊。
尚可喜的大軍緩緩的逼近了滇省。
此時的滇省,正在韓煜的帶領下進行大基建活動。
正處於農閒時節,韓煜拿出了大筆的銀子招募農夫開始修繕道路,修建水利設施。
修繕道路可以方便大軍調動,方便貨物運轉。
貨物運轉方便了,他所能收的商稅就更多。
而修建水利則能抗旱防澇,增加糧食產出。
有了糧食,他就能養活更多的軍隊,加快統一世界的步伐。
而農夫們拿了錢,又可以促進消費,整個滇省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
雖然,韓煜免了田賦田稅,但所能收上來的稅銀卻比以往更多。
除了農業之外,韓煜還廢除了匠戶、軍戶等限制性的戶籍,除去犯人之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普通戶籍,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不受任何限制。
明朝發展緩慢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戶籍限制,每個人從出生就被規劃好了道路,軍戶只能從軍,匠戶就只能當工匠,沒有半點選擇的權利。
在一個不喜歡的職業上熬一輩子,自然是能摸魚就摸魚,能有建樹就怪了。
廢除了戶籍之後,可以自己選擇,人盡其才。
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被髮揮到了最大,一些喜歡經商的農民當即上交了田產,拿著本錢開始做買賣,混的風生水起。
社會上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