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鈴響,大家依次回到自己組所在的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此時的陳鈞才,已經知道自己的作品中間處,要填充什麼作為自己大作的點睛之筆了。
在老師確認班上的同學都回來之後,她便宣佈繼續彼此的作品製作工作。此刻的陳鈞才,胸有成竹。他知道中間的地方要填充什麼樣的風景,與上午時不知所措的自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一開始,他找到了藍色的粘土和紅色的粘土,嘗試先混合出紫色的粘土,然後再把紫色變得略微淺一點,直到變成薰衣草那般的顏色他才滿意。男孩將配好顏色的超輕粘土放在一旁,開始將紅色的粘土揉搓成長條,接著又拿出黃色的粘土,取了一小塊揉搓成球。
至於他想要填充的東西嘛,立在草之上的綠色粘土壓成的長條三條使男孩的想法暴露無遺:三棵小花。
而這三棵小花,儘管在旁人看來平平無奇,但是對陳鈞才來說,卻有著獨特的象徵意義。
男孩利落地將紅色粘土搓成的小條放在綠色粘土上的黃色粘土搓成的球壓成的小圓旁邊繞成一圈,這樣一朵紅色的小花便完成了。
當陳鈞才完成紅色小花的時候,楊老師不知什麼時候站在他的身邊,話語間皆是對陳鈞才“超前藝術”的不理解:
“你這拼的啥破玩意?”
“天空,原野和花。”
楊老師聽聞陳鈞才的話後,沒有過多追問,去檢視其他三班同學的作品了。
儘管他明白不能當眾頂撞老師,但是老師對自己作品的草草點評還是讓陳鈞才很不好受,內心流露出了他的心聲:
“哼,我終有一天會得獎的。”
陳鈞才想著,快馬加鞭地用自己特製的淡紫色和淡藍色染料拼接出了另外兩朵花。在這之後,還要確認粘土的粘連是否牢固,不牢固的話要加上水重新粘上,好在陳鈞才的粘土貼上的夠結實,不必多此一舉。
看著老師還沒宣佈結束,陳鈞才看著桌上多餘的粘土,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要不要做幾個紀念品帶回家?
說幹就幹。陳鈞才開始用多餘的白色粘土和黑色粘土,搓出了四個大眼珠子;接著又用剩餘的紅色粘土和淡紫色粘土做了身子;最後將這些東西拼接在一塊,就得到了沒有魚鰭的金魚兩條。
這並不能難倒陳鈞才,他用深橙色和淺橙色做出了兩套魚鰭,分別裝在了紅色和淡紫色的金魚上。看著這兩條惟妙惟肖的金魚,陳鈞才發自內心地笑了。說實在的,這是他第一次不是因為認識朋友而露出的真心笑容。
隨著小金魚逐漸變硬變輕,下課鈴聲也響了起來。最後,老師宣佈了獲獎的作品,果然沒有自己的作品。陳鈞才帶著自己的作品……還有兩條魚和一團超輕粘土,走出了學校大門。
以後有機會的話,把這幅畫給樊藝慧看看吧?她要是知道我這幅畫的底蘊和蘊含的深意,一定會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