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一聲令下,在座的所有人便開始用自己手中的超輕粘土,盡情享受調製各色粘土的歡樂。
太陽光從樓房的縫隙間,經過教室的窗戶照進屋內。這時候的陽光,卻不如先前在操場上站立時刺眼與灼熱,倒是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一如同雪地上的爐火,亦或是陰冷洞窟裡的火堆。
不過,陳鈞才並不在意這些。現在的他,正絞盡腦汁地去想,去想自己該畫一張什麼樣的畫,才能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
陳鈞才努力回想著,腦海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畫面。但他思來想去。才發現超輕粘土所構築的畫面終究是有侷限的,可正是因為這樣,畫出的畫相比於普通的畫有一種立體感的美和更加真實的質感。超輕粘土可以做到真正地粘在硬紙板上,這就是超輕粘土可以用來畫畫的一大原因。
先前,老師給大家展現了超輕粘土如何留在硬紙板上。透過把超輕粘土揉搓成大大小小的圓球和長條,接著再把它們放在硬紙上按上去,這樣,這些超輕粘土就會以一種扁平的姿態與硬紙緊密貼合,成為畫的一個組成部分。
但陳鈞才的思維沒有侷限於此。他心想要是把剩下的超輕粘土留下用來做一些個小裝飾品該有多好啊。
男孩這麼想著,可擺在自己面前的事實就是,必須要先把老師交代的畫完成。思來想去之間,他想到了一片藍天,藍天上點點白雲點綴;想到了一片大地,大地上生長著繁茂的花兒們。
嗯,不錯的構想,應該可以試試。想到這,陳鈞才說幹就幹:他看著坐上的藍色粘土,從袋子里扣了一大塊拿了出來。起初,他嘗試將一部分藍色粘土與一部分白色粘土相結合,以調配出更加淺的藍色以作為天空的顏色。不然原先的顏色到和天空一點都不像,反倒是像電視機裡放映的海洋的顏色。
陳鈞才倒了一些水,這使得粘土變得更加沉重,但同時也變得更加柔軟。在他根據觀察老師的配色法之後,深藍的粘土與雪白的粘土相互快速融合,色彩的高速變化一覽無餘。
看到這,他或許理解了,超輕粘土是比橡皮泥更能體現出色彩的趣味和融合度的存在。乾巴的橡皮泥,遇水也很難變回溼軟軟的狀態,而超輕粘土則憑藉可塑性強和穩定性高的特點,製成的藝術品能儲存很長時間。
男孩把調配出天藍色的超輕粘土捏成一個小球,接著揉搓成長條之後,便把長條分成幾段,再把它們鋪在紙的上端輕輕一壓,天空便有了最初的模樣。看到這,男孩接著拿出了一團白色的粘土,接著把它搓成圓,再搓成長條分成幾段,平鋪在天空的部分上,與象徵著天空顏色的超輕粘土相鄰。
男孩在畫作的最上方用上了特製的天藍色和白色作為天空,接著便是用棕色和綠色作為大地平鋪在最下方。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中間的部分該畫些什麼。只知道一副好的風景畫,藍天白雲和綠色的,棕色的大地確實是必不可少的。這或許是他的執念,但無論如何,有這種想法對一個正常人的審美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棕色不用特意去調配了,畢竟老師給的棕色就挺適合用來做土地的顏色的。可相對的,綠色就不一樣了。老師給的綠色與草地的顏色相比相差甚遠,需要自己手動調配。
“先加一點點白看看吧。”陳鈞才想著,把一部分白色的粘土混入到綠色的粘土中,將二者根據老師所教的相貼,然後適當的加一點水,最後捏著它們的頭與尾進行拉伸,沒過多久二者在水和外力的過程中合二為一,產生了特殊的淺蔥綠色,這顏色作為地面上小草的顏色足夠了,看久了甚至還有些養眼。
將新得到的蔥綠色粘土再搓成長條,接著根據所需要的大小削成幾段,放在作為地面的棕色粘土上方,這樣就形成了草。
正當陳鈞才想著要在二者中間增添著什麼東西的時候,下課鈴聲響起了。大家的創作基本上都卡在一半的進度。好在下午還有一節課,不至於太過無聊,可以用來繼續製作自己的大作。
“呂雪她們或許也就只是無聊的寫書法吧?好在我接受了呂雪換組的要求,不然我恐怕就會待在書法室裡無聊地寫字吧?”
想到這,陳鈞才看向了一排四個鐵桶,裡面裝著飯和一葷兩素的菜。陳鈞才拿著學校發的餐盤,簡單看了一下學校的菜,炒土豆絲,魚香肉絲和木須柿子,都還不錯,簡單而可口。
吃完飯,陳鈞才便走出素質教育基地,來到了外面。在外面他不僅和原有的同學搞好了關係,還認識了一些新同學。在這段時間裡發生的事情成為了他為數不多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