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的上海完全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這是國民政府和國軍將領們沒有真正意識到的現實問題,也是整個“八一三”淞滬會戰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
五年前,張治中第五軍投入“一二八”淞滬戰場後,日本擔心繼續在上海打下去會激起民國政府全面抗日,激起中國民眾抗日,還擔心英美增兵上海的近30艘戰艦,隨時維護自身在華利益,介入淞滬戰事,加之又剛剛佔領東北,立足未穩。因此,日本被迫與華協商,簽訂了。
日本人的這種被迫也只是停留形式上的,在協定內容上日方佔據了主動,對於民國政府在上海和淞滬地區的軍事與防務,卻是極其不利。核心利益條款,也是這個協定第二條規定:“中國軍隊在本協定所涉及區域內之常態恢復,未經決定辦法以前,留駐其現在地位。”根據協定附件第一號的解釋,中國軍隊“留駐現在地位”的具體位置,限於以下一線之以西地區,這條線是:“由安亭鎮正南,蘇州河岸之一點起,向北沿安亭鎮東最近小浜之西岸至望仙橋,由此北過小浜,至沙頭東四公里之一點,再由此向西北至揚子江邊之滸浦口,幷包括滸浦口在內”。也就是說在上海,中方完全不能駐紮正規軍隊。
此後,第十九路軍調離上海,就再也沒有正規軍隊進駐上海。在開戰前,上海只駐有淞滬警備司令部所屬的上海市保安總團兩個團兵力,此外上海市警察局的警察總隊有警力2000人上下,這點武裝力量主要是對內維持治安,而不是對外國防、對外防範日軍入侵的,他們的戰鬥力也是堪憂。面對日軍的入侵,他們怕是連個牙縫都塞不住。
上海市不設防,不僅是上海市這座城市不設防,是整個淞滬地區,包括陸、海都不設防。至於黃浦江和長江交匯處的吳淞要塞區,原來是設定有要塞炮和岸炮的,早已被毀於“一二八”淞滬會戰時的日軍炮火,直至這次開戰前,都未恢復。海岸線設防如此廢弛,海上防禦更是一片空白。從杭州灣到揚子江入海口一帶,靠近大陸的海面上,有多少島嶼,還有那麼大的崇明島,都沒有駐軍,連基本的監測站、警戒陣地都沒有。黃浦江、揚子江航道同樣是不設防的。黃浦江董家渡以下至吳淞、長江口以內至江陰以東的航道都是敞開著的,日艦可以在這裡自由航行。其實,這個因素也是日軍長江艦隊順利逃出生天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觀日軍,從“七七事變”後,上海日軍就不斷進行軍事行動準備,不停地演習,不停地增加軍事力量。日方挑起虹橋機場事件後,他們一邊進行軍事準備,一邊進行外交斡旋,拖延時間、等待增援部隊到達。為了拖延時間,日方還絞盡腦汁地使用外交手段,以此延緩中方出兵上海的時間。8月11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岡本和武官衝野分別會見了上海市市長俞鴻鈞和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提出在正式交涉之前,為避免再度發生類似衝突事件,要求中國方面立即撤退保安團和拆除所有保安團的防禦工事,並解釋從佐世保增兵上海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日僑。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可能為中國方面所接受,即以“上海系中國之地,無所謂撤退”等理由予以拒絕。岡本見威脅無效,當日下午又要求由中、英、美、法、德、意、日各國委員組成的淞滬停戰共同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以所謂“中國保安團及正式軍隊進行戰爭準備、妨礙租界安全及違反停戰協定”為理由,提請各國代表採取有效方法制裁中國。
8月12日下午,應日方的要求,中、英、美、法、德、意、日各國委員組成的淞滬停戰共同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會後,上海市市長俞鴻鈞致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何應欽部長,呈報會議交涉情況。電文如下:
急。南京。軍委會何部長勳鑑:7200密。今日下午三時,淞滬停戰共同委員會應日方代表岡本總領事要求,召集緊急全體大會。岡本謂我方保安隊及正式軍隊在限制區域內繼續推進為作戰準備,不獨妨礙租界安全,且違反停戰協定,應請各國代表注意及採取有效方法制裁。當依法據理駁復謂:停戰協定早為日方破壞。因日方軍隊時常侵入八字橋一帶區域,該處地段按照協定日方軍隊悉應撤退。日方既破壞停戰協定,則根本無依據該協定作任何提議之權。日方每利用共同委員會為實施該國侵略政策之工具,於己有利時則提及之,於己不利時則漠視之,應請各國注意。日方對於虹橋事件,一方同意以外交方式解決,一方軍艦雲集、軍隊增加、軍用品大量補充,此種舉動影響各國僑民生命財產之安全,且對於我國威脅與危害。根據上項理由,應請大會對日方請求駁斥,並對日方之威脅行為報告各國。同時,告以中國方面雖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