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中葉,上海良好的港口優勢、區位優勢逐漸突顯,世界列強紛起覬覦之心,自公元一八四二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上海成為中國開放對外通商口岸之一,世界列強先後在上海設立租界。巨大的商業利益,猶如磁鐵不斷吸附世界各國的投資,帶動上海快速建設與發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海已發展成為各國對華傾銷、商貿中轉與交流的樞紐,成為亞太地區最繁華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被譽為“東方巴黎”,上海也因此成為亞洲唯一的國際化大都市。
“七七事變”的爆發,引發了國內的難民潮。平津、大沽、煙臺、青島一帶的外僑和我國難民紛紛南下躲避戰火。上海,世界列強林立,利益交織,外僑和不少南下的我國難民把這裡的世界列強當作了保護傘,紛紛湧入上海,給大上海的街市帶來更多的人流,更增添了一分“繁華”。
“七七事變”後,為拱衛國都南京的安全,國民政府最高統帥部早於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中下旬開始加強長江口、上海方向防衛,計劃陸軍集中精銳力量準備殲滅駐紮上海虹口的3000名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國海軍沉船堵塞江陰配合全殲日軍長江艦隊,以清除後方隱患,確保後方安全。因軍事計劃洩密,日軍長江艦隊逃出長江口。國民政府擬集中軍事力量在上海開闢戰場,也有吸引分散日軍軍力,力圖防範日軍從華北一路南下的意圖。
民國二十六年八月九日下午5時許,日軍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一等水兵齋藤要藏駕著軍車沿虹橋路由東向西急竄,直衝虹橋飛機場大門進行挑釁。上海保安團第一團警告無效,遂開槍射擊來車,先後將二人擊斃。至此,戰爭的陰雲開始籠罩上海。
就在這一天,在福伯的帶領下,17歲的楊安和16歲的林小荷來到上海大哥林小誠家裡。這次行程是楊安離家出走一年多被找回後,林老爺專門安排他們到上海散心,算是對楊安的一個安慰,也是為了讓孩子們到上海長長見識。
林小誠自幼隨父親學習中醫,後來到德國留學學習西醫,認識了趙劍眉,二人結為夫妻,並在上海開了一家林氏診所。這是個帶著小院的住宅,二樓住人,一樓是診所,開業幾年下來診所已小有名氣。趙劍眉的母親早年過世,父親趙益清是個風趣的大學教授,沒事的時候,都會來診所。
林小誠夫婦二人帶著兒子林海站在月臺等待著火車到來,林小誠穿著一身筆挺的洋裝,皮鞋一塵不染,一幅幹練的樣子。趙劍眉身著白底淺綠色碎花短袖旗袍,大波浪式烏黑的頭髮,讓這個典型的上海女人多了幾分俏麗,清新溫婉又不失端莊。
一下火車,福伯一行很快看到站臺上的林小誠一家人,一邊走一邊揮手大聲喊著“少爺、少奶奶”。林小誠夫妻二人帶著兒子迎了上來,親切打著招呼:“福伯,一路辛苦了。”林小誠接過了福伯手中的藤條行李箱。林海一點都不認生,可愛地喊著“叔叔、姑姑”。林小荷如小鹿般地躍上前去,喊著“小海子”又彎腰摸了摸小傢伙可愛的臉,喊了聲“大哥”,又一下子挽著趙劍眉的胳膊,親熱地喊著:“劍眉姐、劍眉姐,越來越漂亮了”。楊安揹著一個小的藤條行李箱,並沒有忘記母親的交代,一手把著小藤條箱的揹帶,怯怯地跟著小荷喊“大哥、劍眉姐”打著招呼,林小誠笑著對楊安說道:“小安,長高了,長帥氣了”。楊安淡淡地笑了笑。
三四歲的小侄兒林海自來熟,從一見面就開心地粘著楊安、林小荷,童趣很快融化了楊安的冷淡與拘謹,楊安臉上漾起輕快的笑容,小傢伙一會要牽著、一會要抱著、一會要頂著,楊安時不時地與小傢伙說著話。看到楊安的變化,林小誠、林小荷兄妹和福伯會心地笑了。
來到上海的第三天,林氏診所歇業。上午,林小誠、趙劍眉打算帶福伯、楊安、林小荷逛一逛百貨公司。坐在電軌車上,楊安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眼睛不停地掃視著南京路兩側的風景,連路上匆忙的人流也不放過。
從電車上下來,映入眼簾的是一棟體量龐大、雄偉壯觀的高層建築,楊安抱著小林海,仰視著這個龐然大物,心中震驚不已。楊安心中正在默默地數著有多少層,劍眉姐和小荷已經看到了楊安停留的腳步,劍眉姐介紹道:“這棟大樓有十層高,應該是南京路乃至上海最大的單體建築,大新公司建它就用了七八年。去年元月才開業,是繼先施、永安、新新公司之後又一個大型百貨公司,它們都在南京路上這一段不到一里路的街市。這樓裡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很現代的。”楊安看著大樓一樓全是巨大的玻璃櫥窗,櫥窗裡展示著商品做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