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5章 廚藝比拼(上)

兒逗樂了,王海濤說:“譚廚,佩服,還是你狠。”

趙小軍這次做的菜簡單“青筍螺片”,由於簡單,第一個做完的,給貼廚師號的時候看了一眼,不出意外的話這道“青筍螺片”能進前三。青筍碧綠剔透,螺片脆爽利落,整個菜透著清淨淡雅,一看火侯就達到了一定程度,幾乎無可挑剔。

雖然沒有味素,但是王海濤帶來的海鮮師傅做的“酸菜魚”非常地道,湯汁濃白,魚片嫩滑,酸辣味飄香,給我的感覺就是立馬想吃一口,看著就酸爽。

偷偷的跟趙小軍說要他和這個師傅聯絡聯絡,爭取把這個“酸菜魚”的做法學過來,這道菜在老店賣絕對行。

再有亮點就是福臨居師傅做的“蔥燒海參”了,功底深厚,明油亮芡,回汁飽滿,有點像教科書。唯一的遺憾就是海參發的有點過,但是不太嚴重,客人吃是吃不出來,老師傅能吃出來。

六個海鮮師傅的菜品全部製作完畢,把灶臺收拾乾淨,然後上樓看自己的菜品得分去了。

剩下是東北菜師傅比拼,一共十二個師傅,分兩組進行。

第一組廚師站在灶臺上剛要進行操作,對講機裡王總說:“老譚,叫師傅們慢點做,這回評委太認真了,都仔細品,十分慢,現在剛給第二個熱菜打分。”

我說:“知道了,我壓壓時間。”

然後對參賽的師傅說:“大家再檢查一下原料、調料、做好準備,五分鐘之後開始操作,時間為四十分鐘,不許超時。”

這一組老店上場的是張志成,他做的是“嘎巴鍋”。粗糧上場的是李師傅,他做的是“手抓鹿排”。其餘四個師傅不認識,引起我注意的事福臨居的師傅,他要製作的是“雞茸菠菜”。這是道老菜,和我製作的“蝦茸鱸魚”有異曲同工之處。做“雞茸菠菜”有兩個難點,一個是給菠菜掛茸,一個是最後扒的時候大翻勺。雞茸掛不好菠菜就脫褲子,菜就算半道夭折。雞茸掛好了到扒的時候扒不好,大翻勺翻不過來就是燜,也是廢。但這道菜絕對是道好菜,他要是做好了能進前三。

五分鐘很快過去,比賽開始。

我注意“雞茸菠菜”的製作。

主廚給菠菜飛水撲粉,這個過剩程做的很好,水在七十度的時候菠菜下鍋,燙軟之後撈出投涼,用乾淨的毛巾吸乾水分,然後一棵一棵的往上撲面粉,非常均勻。副廚製作雞茸,雞茸製作的稍微有點粘,影響掛茸,但問題不大。

進行下一步掛茸。主廚水燒開,離火,拿起一棵菠菜輕輕的掛雞茸,由於雞茸有點粘,掛的不均勻,拿筷子又攪了攪。總的來說掛茸這一步還是可以,掛完雞茸的菠菜在鍋裡浸熟,然後在盤中碼好。開始進行最後一步——扒。

首先蔥花熗鍋,加入一手勺老湯,做基本調味,可能是找味素,找了半天沒找到,遺憾的作罷。然後把碼好的菠菜輕輕的推入鍋中,小火煨制。煨制一分鐘開始打流漓芡收汁,這個過程很緩慢,得叫每棵菠菜都掛上芡汁,要不然大翻勺的時候容易散花。但也不能打的太重,那樣就成一個大餅子了。收完芡汁,淋少許明油,開始轉中火晃勺,準備大翻勺。

可能是太緊張了,對自己沒信心,準備兩次發力到最後時刻都放棄了。

我在後面看得都替他著急。

第三次發力,緊張的有點過,但總算翻過來了,雖然形狀有點散,還算圓滿。等出勺的時候我看他手都在抖,太緊張了。

他緊張,還有比他更緊張的。

張志成做的“嘎巴鍋”,本來是道很簡單的菜,由於緊張,在用高壓鍋壓的時候火急了,結果有些糊底,整個菜不能上,規定是隻能使用一份原料,他把一份原料浪費了,只能取消比賽資格。

李師傅做的“手抓鹿排”可圈可點,並不出彩。

第一組完事之後馬上進行第二組,這時候已經十點半了。

第二組參賽選手實力強橫一些,有老店的李海才,新店的楊志軍,粗糧的東北菜老大,濱海灣的東北菜老大,福臨居的師傅實力也不弱,嚴麗酒店的師傅是在老店學習過的,做菜挺好。

李海才製作的是“南煎丸子”。這是一道地地道道的老菜,魯菜中的四大名菜,一般年輕廚師不會做,他選擇這道菜也是有很大壓力。

楊志軍好像跟砂鍋幹上了,這回還是用砂鍋做菜,他選擇的是“鍋底肉”這道東北老菜,準備用砂鍋直接做,有一定難度。

粗糧師傅做的是“瓦煲肚片娃娃菜”,一道湯口菜。湯口菜在比賽中不佔優勢,他敢選擇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