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三姐家之後,又去了大姐家、二姐家、四姐家和五姐家,每家都待了一天。五個姐姐家走了一圈之後也到了年根兒前。
二零零七年的春節是我們一家四口一起過的第一個春節,非常祥和溫馨。
看著母親欣慰的樣子自己也很欣慰,知道母親想要的就是這樣的晚年。
正月初二,姐姐們回孃家,在家熱鬧了一天。
初四我和林燕帶著兒子從家裡出來,去了岳母家。走的時候母親有些不捨,兒子抱著母親直哭,整的我心裡也不好受。林燕跟兒子說過一個月領著他再回來看奶奶,兒子將信將疑的停止哭鬧,跟著我們上了車。
在岳母家住了一晚。
這時候的岳母家也挺好,志浩成家有了孩子,一家三口在北京發展的挺好。志野已經大四了,今年大學畢業。問志野畢業之後還準不準備考研,志野說不考研,直接找工作上班。岳母在家養豬也掙錢,只是老太太太累了,負擔重呀。
我能幫到岳母家的也就幫到現在了,我和林燕也有了孩子,得開始過自己家日子了。從志野上初中一直到大學畢業,每年林燕都會給拿學費。還有給志浩操辦婚事,幫岳母養豬,這些年的錢沒少拿。現在我和林燕我倆兒一點積蓄沒有,兒子已經兩歲,得為自己家考慮考慮了。
我初六從岳母家回來,林燕和兒子沒回來,林燕說在岳母家過十五。
這回待的時間挺長,得找工作了。
給陳師傅和老四打了電話,叫他倆有合適的工作給我介紹一下。
說到找工作就會想到自己剛出來的時候在南湖勞務市場時的情景,那時候站在寒冷中等著老闆來選,有把自己賣出去的感覺,就差後脖領子那插根稻草了。現在找工作不用再去勞務市場,聽說南湖那也沒勞務市場了。現在是勞務大廳,在市府廣場那,大學生畢業都到那找工作。
飯店招聘比以前好多了,在門口貼個招聘廣告,再不就是在“前程無憂”報紙上打個廣告,就能招到人。像我這樣幹廚師的,幾乎都是朋友之間互相介紹,沒有看招聘去應聘的。
我的工作在省城也好找,如果要求不高到中檔偏下的飯店炒菜很容易找到,就是工資低點,兩千塊錢一個月。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已經做到我這個程度的廚師都不想自降身價去那樣的飯店炒菜,畢竟一直掙三千塊錢以上了,誰也不願意去掙兩千塊錢。我也是這麼想的,不是裝相,是很需要錢。
回到家之後整個樓口就我家有人,李哥家今年和父母一起回老家過年去了,說得過了初十回來,對門大哥家也是回了老家,過了十五回來。
一個人沒意思,想找個人喝酒都沒人。從岳母家回來的時候帶了不少煮熟的餃子和做好的菜,岳母說我回家省事了,不用自己做熱熱就能吃。
想去熱熱餃子吃點,又懶的動彈,就在猶豫的時候電話響了。是鄭佳琪打來的電話,問我回沒回來?我說回來了,在家呢。她和姜姐的小酒館在年前臘月二十九關的門,準備初十開業。開業早了沒用,阜新還沒達到省城這個程度,過了初二就開始上飯店吃飯。在阜新小飯店咋說也得過了初十才能有人吃飯,初十之前老百姓都在家吃飯。
鄭佳琪聽說我回來了準備過來看看我,順便給我拜拜年。我說那你就過來吧,正準備熱餃子呢,等你來了一起吃。
鄭佳琪來的時候帶了不少東西,她以為林燕和兒子也在家,給兒子買了一身衣服,還買了牛奶,一個超大號的玩具槍。
“還想看看你兒子呢,沒成想沒在家。”她略帶遺憾的說。
“在他姥家呢,和她媽過了十五回來。”我說。
“你咋不在老丈母孃家多待幾天?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多好。”
“待不住,回來得找活幹,不能總待著。”
“誰這麼早找活?飯店找廚師也得過了十五。”
我說:“提前聯絡唄,等過了十五好活該沒了。”
和她一起坐下來吃飯,順便了解一下小酒館的情況。她說年前小酒館生意一直挺好,每天都在兩千以上。同時跟著她學燻味的姜姐表弟現在能自己操作了,燻的沒毛病。姜姐表弟媳婦跟著葉玉榮學包餃子學的也行,出徒了。現在葉玉榮只負責調餡和和麵,過完年再找一個包餃子的,提前進行培訓,為第二家店做準備。
我說:“那這樣你和姜姐你倆兒一個月也不剩啥錢。”
“還行,剩的不多,那也比打工強。等第二家店開業就好了,倒時候兩家店一起掙錢,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