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豬腸子。在外面就想家裡殺豬時候灌的豬腸子,看到有就買了一根。
從豬肉鋪出來,來到賣青菜的跟前兒。三個賣菜的,其中一個是我們營子的,我在家的時候她就在這賣菜,按輩分叫她得叫我小叔。
她還認識我。
“這不是老譚家的-”她想不起我的名字了。
“國華。”我笑著說。
“對,對,國華,你回來了?”她熱情的問。
我說:“嗯,回來了。”
“領著媳婦回來的?”
“嗯,領媳婦回來的。”
“聽我老奶奶說你家孩子也挺大了。”
“一歲半,剛會走道。”
“一家三口都回來了?”
我說:“都回來了。”
“看我老奶奶現在可享福了,你對我老奶奶可得好點兒,我老奶奶這輩子淨受罪了,這到老了才享福。人家我小姑好,一到星期天就回來看我老奶奶,每回回來都到我這買菜,對我老奶奶可好了。”她說。
“我五姐孝順。”我說。
“咱們村誰不說我小姑好呀,人家那是真做到位了。我老奶奶也行,現在我看著比頭兩年體格好,還有精神了。咱們這上下營子到歲數的加起來,有一個算一個,沒一個有我老奶奶享福的,人家那老太太是修來的福。”
我笑著點點頭,在她那買了幾樣青菜。
母親說商店裡有賣水果的,叫我買點水果給兒子吃,家裡就有桔子,再買點蘋果和香蕉。以前商店屬於礦山的,現在都個人承包了,一個大商店分成兩個小商店。一個專門賣農副產品,一個專門賣百貨。
走進賣百貨的商店,賣貨的是母女倆,男人在爐子那炒菜,看樣做的是中午飯。
這一家三口我都認識,女的以前就是商店賣貨的,那時候三十多歲,現在已經四十多了。男的是礦上下井工人,上學的時候去礦上洗澡總能碰上。她家孩子那時候還念小學,現在已經是個大姑娘了。
女的招呼我問我買啥,我說看看,買點水果。她說水果都在架子上,自己看,香蕉是昨天新進的,還有鴨梨也是新進的。
我走過去看水果,女的又上下打量打量我,然後問:“你是不是前營子老譚家的?”
我說:“是,認出來了?”
“看著像,沒敢認,覺著面晃兒的。”她說:“那時候你還是小孩呢,現在都成大老爺們兒了,腦袋還光,也胖了。”
我笑笑。
“聽你媽說你在省城呢?”她問。
“嗯,在省城呢。”我回道。
“在省城幹啥呢?”她問。
“當廚師,給人家炒菜。”我說。
“怪不得這麼胖,在飯店吃的吧。”
我笑笑說:“差不多,吃得好。”
“幹廚師可掙錢,一個月一千多吧?”她問。
“也就那樣,不如你們掙錢。”我說。
這時男的也想起我是誰了,大聲說:“哎呀,有十多年沒見著你了,不說都不敢認。”
我笑,從兜裡掏出煙遞給他一支。
“這是回家過年來了?”他問。
我回道:“嗯,回家過年來了。”
“在外面乾的咋樣?媳婦不是咱們這的吧?”他問。
我說:“在外面還行,我媳婦撫中的。”
“那個當老師的是你姐?”
“是,我五姐。”
“你媽那老太太好,有時候就看著,這冬天冷了,老太太不愛出屋了。”
“是,冬天我媽不咋出屋。”
女過來的問我:“在省城大酒店幹呢吧?”
我說:“也不算大酒店,還行吧。”
“咱們這挺多的都在省城飯店打工呢,聽說挺掙錢。”女的說。
“還行吧,現在出去打工和在家都一樣,在家也挺好的,像你們這開個商店不挺好。”我說。
女的說:“好啥呀?頭兩年還行,礦山沒黃,電廠效益好,商店還掙錢,現在礦山黃了,電廠開不出工資來,工人手裡都沒錢,沒錢買啥東西?現在咱們這工業戶沒農業戶好,農業戶咋說還有地呢,家裡有個園子吃菜不用花錢,地裡打點糧食就夠吃。這工業戶有啥?就聽著名好聽點,啥用沒有,窮的叮噹的就差要飯了。”
我說:“哪能呢,現在哪還有要飯的,動彈動彈就能掙點兒。”
女的說:“咱家這的人你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