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章 李玫有求

“諾。”長隨到是沒感覺辛苦。

雖然來回五百多里確實勞累,但這事兒也是郎君重視啊,這事兒,一般人能辦嗎?再說了,去梁州,各部官員什麼的都能親近一遍,好處還是不少的。

“你著李長史私語,說此次邠慶鄜坊涇五州已由鳳翔兵馬駐守一事,驅逐李逆諸部一事都要表功,另外,可上報聖上,我鳳翔兵馬不日將兵指長安,請聖上安心以待。”

“諾。”

“去吧,好生休息一下,莫要貪吃多食了……幾人來的涇陽?”張軍忽然想起來,去梁州的可是幾百人,是不是都跑過來了?

“其餘兄弟在西大營休整,只來了一夥。長史說郎君之命,出行最少一夥同行方可。”

“嗯。以後說一個班,新軍了,就要有新軍的氣象,把以往的丟掉。”

“諾。”

“去休息吧,此次功勞暫記,待某回了鳳翔再行表獎。”

沒想到長隨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長身揖地:“郎君,僕下不要功勞。”

“嗯?那你要什麼?起來,你這是用後腦勺跟我說話麼?以後不要跪,可以跪父母跪天地,不能跪人,懂嗎?”

唐代是沒有‘跪’禮的,‘跪’只是因為跪坐而形成的一種習慣。

在宋代以前,所謂禮是寓於心的,講的是內心的恭謹尊敬,而不是肢體運動,人和人之間是比較平等尊重的。

漢代君為相起,宰相進來皇帝會站起來表示尊重,唐代雖然皇帝不會特意站起來,但君臣議政是大家坐著聊,像茶話會一樣。

到了宋代是君坐臣站,不過也沒有‘跪拜’的禮節,電視劇電影裡都是騙人的,基本上都是用的元代以後的禮儀。漢唐宋連犯人都不用下跪。

‘跪’是從元代開始的,耶律楚才剜掉了漢人的膝蓋骨。

明代‘跪’被髮揚光大,下級見上級都要‘跪’,‘跪’成了一種習慣和儀式。到了清就不用說了。

這裡面有個矛盾之處:漢唐沒有跪禮,但並不是不跪。這時候沒有桌椅,人是席地而坐,跪是一種日常狀態,這裡可以參考日韓習俗。

所以漢唐的禮儀,基本上都是基於跪坐的姿態下形成的,明白了嗎?這個跪和後世的‘跪’不是一個概念。是坐。

宋的時候,因為有了桌椅,禮儀發生了一段時間的混亂:坐姿變了,很多禮儀就發生了變化,做揖漸漸成為主流。

長身匍匐叩首其實都是跪坐禮,和‘跪’無關,和元代以後的下跪叩首不是一回事兒。

長隨這會兒給張軍跪下,其實就是行跪坐禮而不是‘跪’。這是一種習慣。但是做為現代人的張軍很不適應。

“起來……立正。稍息。以後有話好好說,再跪一次杖二十。”

“……諾。郎君,僕下可不可以用此次功勞換些別物?”

“你想要什麼?”

“郎君,僕下想郎君為吾夥伴主持公道。”

“嗯?什麼公道?”

“郎君,吾夥伴家裡的田被寺院佔了,討要了多次也沒有結果,反遭了幾次毆打,請郎君做主。”

“沒報官嗎?”

“報了,但寺院體大,貴縣也沒有辦法,幾經周折卻無結果,現在卻是連縣尊也見不到了。”

“什麼時候的事情?”

“去年秋收的時候,家裡去到田間發現已經被收割了。訟告無門,請郎君做主。”

“在哪?”

“虢縣。”

虢縣離天興也沒有多遠,在天興正南渭水以北,最多十五六里的路程,一馬平川的,不要說戰馬,一般的駑馬也就是半小時的事兒。

大唐顯佛,特別是從武帝以來,因為政治需要便使佛學大興,寺廟櫛比,不管是長安還是州府,各州各縣山川秀美之地多建佛寺。

鳳翔府屬京畿之地,香火尤其鼎盛。

因為攀龍附貴,佛學也就高貴起來,出入豪車堆田置地成為普遍現像。還不納稅。

像這種侵佔山林田畝的事情時有發生,地方上也無法處置,只能假做不知。也是沒有辦法。

這個時代,田地就是人的命。全家人要吃不說,糧食還是貨幣,侵人田畝實在是不亞於謀財害命。

“本府凡從軍之屬,不日內皆要遷徙天興定居,重新分置田畝屋舍,你可與夥伴商議搬遷的事情。至於侵佔田畝……待此事畢,某回了天興處置。

你等在軍中調查一下,看此種事情可是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