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章 豆腐青菜

之所以要叮囑軍士一聲這次不是去搶掠,要善待鄉民,是因為唐代的軍隊,搶老百姓是相當正常的操作。

前面說過,唐軍行使的是胡人軍律,補給大部分靠收繳搶掠來補充,他們可不管什麼老百姓老千姓的,東西沒了就去搶一圈兒。自己轄域內的也一樣,一視同仁。

這會兒從皇帝官員到軍士,就沒有把平下民當人的,根本沒有顧忌,唐代名將幾乎都有過縱兵搶掠的經歷。

高慶擬了公文拿給張軍看過後,找書吏來抄寫,用印,然後傳館驛巡官來封火,加急送出。堂堂別駕幹起了秘書工作。

這個年代的公文傳遞有一套自己的系統,隸屬兵部,稱駕部,主官郎中員外郎。各節度為館驛巡官,各州為司兵參軍,至縣是由縣令親理。縣以下還有驛將。

因為重視,所以傳遞公文資訊的速度相當快,這事兒可以參考妃子笑的故事。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唐代不缺馬,更不缺好馬。

唐末,河曲之地盡失,牧場沒了,對付到宋代戰馬已經成了珍惜物種。這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戰馬的繁殖問題,上戰場的馬是要進行絕育的。

送走公文,張軍收好礦冊,來到外面院子裡溜達了幾圈。礦冊這東西他沒必要詳看,拿在手裡就好。

天色近晚,寒風漸起,太陽光的溫度在慢慢消散。忙碌的一天過去了。

風吹來廚房的煙火氣味兒,肚子就跟著咕嚕了幾聲。

被調過去協助主簿徵礦的旅帥匆匆趕了過來,來張軍這裡討令。雖然活是張軍派下去的,但仍需討令。這是為了避免有人詐傳軍令。

“你等此行,以威懾督辦為主,不要暄賓奪主。還有,對貧下之人要和善些,以後所用軍器都需要他們來採礦,來造作,明白嗎?”

“諾。”

“此行當留心觀察,各色人等記錄在案,以備後查。如遇蠻橫之徒,不可折了本府聲威。”

“諾。”

“從中做梗者,斬。居中納私者,斬。不服徵調者,斬。衝撞軍駕者,斬。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當果斷之時就要果斷。”

“……,諾。”

“如沆瀣一氣欺善從惡,提頭來見。”

“諾。”

“如此,去吧。近幾日全營都要整備,你等怕是來不及,待回來再安排。”

旅帥頓足擊胸,領命而去。張軍看著他的背影發了半天的呆。自己為了保命,或者大氣點說為了有所作為的戰鬥,就從這個時候起,打響了呀。

勝負未知,前途未赴。張軍也算是看得開的,努力吧,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想多了也沒用。

就是天天吃羊肉麵湯羊肉稠粥,他感覺有點受不了了,燥啊。好想念大米飯,好想念小蔥沾醬。那醋醃小黃瓜,一咬一咔嚓……

好在大蒜有,管夠,他自己泡了一罈子糖蒜,天天守著等著能吃的那一天。

難怪大唐風氣如此開放時尚,男女之事也不遮遮掩掩,你說成天的羊肉大蒜羊肉大蒜,是個人他也頂不住啊。

主要問題是這會兒做飯的方式實在太單一了,不是煮就是烤,要麼烤了再煮,要麼煮了再烤。

幸好還有幾種青菜,有豆腐和魚類,要不然張軍肯定是,還沒等事業有成,就被吃食給弄抑鬱了。

豆腐這東西到興元元年這會兒,已經被髮明瞭快一千年了,因為製做成本相對較高,儲存時間又太短,所以價格一直比較,不是那麼太親民。

屬於貧苦人家吃不起,富貴人家還有點瞧不上那種。

而且這東西命運不太好,除了發明它的人以外,就再也沒和任何名人異士扯上什麼關係,所以也就一直默默無聞不見經傳。

其實這東西一直都有,各處集市都能見到,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相當普遍了,南史北史,魏書梁書南齊書裡都有隻言片語提到。

……

晚飯是雕胡飯,羊肉餛飩,玉柱。張軍特意囑咐了菠菜燉豆腐,灑上蒜末,算是難得的合口美味了。

菠菜這玩藝兒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太貴,哪怕張軍倉底厚實也是吃的肉疼,發誓等春暖花開自己非得刨塊地種點不可。這錢花的冤哪。

這個餛飩其實就是餃子。

餛飩和餃子同源,不過餛飩生得早了些,是老大,於是老二餃子就比較委屈,穿老大的用老大的,一直到了宋代才有了自己的名字:餃兒。

好嬌羞有木有?到了明後清初,才統一叫為餃子,或水餃。事實上在大唐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