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正堪所用

“你是說,他把李懷光守老家的兵馬都拐來了?”

“正是。除慶州安定留軍外,邠寧無兵了呀郎君。”

邠寧節度的兵馬有兩部分,一個是地方軍,算是節度使的私軍,還有一支就是邊軍,駐守慶州,稱安定軍,並歸邠寧節度使節制。

邠寧節度與吐蕃接壤不多,防守任務不重,這次都被李懷光帶著過來勤王來了,只留了一些老弱殘兵守家。

李應右提醒張軍,老大,他老家空啦,咱們是不是該動手了?

這時候張軍派兵馬佔了邠寧可不是判亂,而是克敵。繳討李逆,還復山河,名正言順還是大功勞。

劉承旨拱了拱手:“告郎君知曉,某與安定軍都尉將軍段威勇乃故舊,可修書一封致言與他,言明郎君之意,恐有意外之喜。”

“他人在何處?”

“咸陽城。”

“好,你寫,某派人去投……此事,記功。”

“謝過郎君。”

劉承旨起來拱了拱手,出門穿鞋去了正堂寫書信。

其實也是有點避嫌的意思,他自己清楚還並沒有真正變成張軍的自己人,有些事情還不宜參與過深。

張軍對劉承旨的態度感到滿意,點了點頭,李應右施然一笑,說:“此去邠州不足百里,輕騎健兒當日即可反覆,郎君只需出兵五百,十日一替,邠州無虞矣。

若劉少尹書信奏功,那段威勇明智,郎君安慶軍在手,則寧慶二州自然歸附,邠寧節度即是郎君掌中之物了。想不到天時也助郎君成功。”

這事兒張軍自己也是意外加驚喜。

本來想著雖然並佔過來不是太難,但總得耗費一些時日功夫,弄不好還得玩一下兵臨城下,沒想到老天爺就把手送了過來。

邠寧一下,涇原節度夾在中間,那就是易如翻掌了。

“就依長史之計,不過,張二哥須執掌整軍,派何人鎮守邠州為好?”張軍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手裡可用的人太少。

主要是他沒有原主的全部記憶,怕出漏子。

李應右想了想:“不如就是孟將軍?邠州的情況孟將軍瞭若指掌,各路人等無不熟識,與安慶軍定是也有勾連,又新入郎君麾下,正堪所用。”

張軍想了想,點頭同意。這就是給孟保一個立功的機會,安定他的內心,而且目前的情況來看他也確實是不二人選。

“府內諸事都安排好了?”

“正與少尹對洽。劉少尹與民政一道知之頗深,應右不及。”李應右誇了一下劉承旨的執政能力,頗為推祟。

這個張軍信。劉承旨和他不一樣,人家是正兒八經的一府少尹,浸涉民政經年,生粉都得泡成老油條了,熟能生巧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目前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讓劉承旨上。為了萬全,他這才搞出了通府軍管,把李應右放在了軍法部長的位置上,以備萬一。

聊了一會兒,張軍把準備讓高慶來督辦商業工坊的事情和李應右說了一下。

“除軍器監坊外,坊寨會新建一些民商坊作,造作一些民用之物產用於謀利添補糜耗。此事于軍情無礙,實則意義重大。”

“敢問郎君打算造作何物?”

“桌椅床凳,黛筆,造紙,書坊還有銀鏡。鐵器方面某還未曾想好,也是要做的。我們需要大量的錢。”

“諸物……應右未曾得見,不敢妄語,郎君自拿主意就是。惟高慶此人,某參不透矣,城腑頗深……不過,不涉軍政諸事,料也無妨。”

“那就暫且如此吧,有五哥持軍法督察,某心存肚腑,惟辛苦五哥了,待諸事穩妥,當有厚報。”

“盡職而已,郎君言重了。”李應右揖了一揖,表示沒什麼問題。

“軍管之法,非置本府為軍府,二者有別。民政之事不宜大動,惟軍事優先爾,但凡法度策令須三思又思,目前當求安定穩妥,一切待長安戰後計。”

“職下明白,當與諸判司協調諸事。”

“某命經學醫學二博士主理新政,立衛生與新聞之法。

衛生之法,建衛生隊先行干涉營內,日後擴張全府,只為減少病患福及傷瘡殘者。

新聞之法在開啟府內民智,解釋政令,通曉時局之勢。以坻抄為基礎出鳳翔民報,五日一發。此舉在於伏獲民心,號召民力。

此二法度某親自幹涉,及至正常週轉,軍法部在前期須從旁督壓,懾服誹二之人,尤衛生諸事,猶同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