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就是這個土包包四面有水,有兩條稍大的河一東一西把它抱在懷裡,景色豐常不錯,水土豐盈,林木茂盛,竹子長的特別好。
張軍他們騎著馬在園子的範圍裡走了走,大概察看了一下地形,本來還想著邂逅幾隻貓熊什麼的,結果連個屁也沒見著。
親兵們到是一臉的緊張。傳說中猛獸啊。
張軍想上山上轉轉,被以武懷錶為首的親兵們極力阻止了,扯著他的馬韁就不鬆手,大有你副你再往上走我們就哭給你看的意思。
最後張軍屈服了,就在這個土包包下面轉了轉,在腦海裡勾劃了一下。
張軍圈這個園子的目的其實很簡單,造紙。
造紙之術在這會兒看來那是相當高大上,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兒,並沒有什麼技術難度。
很多東西其實都是這樣的,在這個年代,一副滷肉的配方就能壯大一個家族,賺的盆滿缽溢,其實完全就是佔了資訊不發達的光。
還有就是實際上的壟斷。皇權壟斷,官府壟斷,財閥豪門壟斷,一層一層下來,到了中下層就沒有什麼了。
很多在現代人來看都會感覺不可思議。就這?
就像原來寫書的人那都是富豪,是人上人,而現在已經淪為工具天天被盤剝壓榨一樣。
張軍打算造竹漿紙,原漿不染色那種。
選擇用竹造紙主要是因為竹子長的快,這東西一條根就能串出一個竹林來,不像樹木,一長就得十幾二十年。
看完了地勢,張軍心裡有了計數,在一眾親隨的催促下回城。
看把這些孩子給嚇的。
算了,以後總會遇到,還是回府哄孩子吧。
現在部隊這邊暫時事情少了下來,李應右和劉承旨,高慶三個人在忙著安排通府的民政事務,這需要一點時間來理順。
張軍自認在這方面肯定不如這三個人,所以也就不去獻醜了,還是老老實實在家裡搞自己的發明創造比較舒服。
他只需要給出一個大的方針政策就好,不用管細節。
城建方面還需要點時間,不過也不會很長,勞動力太多了,這種情況估計還要持續很長一段間,可以做很多事情。
等大家都安定下來,分田立屋以後,雖然人還是那麼多人,但實際上勞動力人數是會大幅下降的,很多人就不會出來務勞役了。
……
好像有點無所事事的張軍卻一點也不感覺自己無事可做。
媳婦來了,女兒來了,心裡已經填滿了。
僚府這邊,新增設了很多機構,各級部門在李應右的居中指揮下來回忙的團團亂轉,而後三徑府宅裡卻是另一副光景。
除了一些正在修整翻建的地方,偌大的院子裡風平浪靜綠樹成蔭,樹葉在風中沙沙做響,小鳥在叢間飛騰啼叫,看不到人走動。
而到了後園又是另外一副樣子。
紅蕊穿著一身圓領男常衫,頭戴交耳幞頭腳踩薄底官鞭,頗有點英姿颯爽的感覺。
她也學著大娘子把頭髮剪了,齊齊的垂在背心的位置,幞頭扣著也不看不出上面是披散的還是挽結的。
大娘子帶著小娘子坐在一邊的樹蔭下,三個人看著上百雜役在園中忙碌。
張軍的後園整改方案做出來的,正在按他的規劃緊張施工。
最麻煩的是樹木移栽,不過不多,要動的樹木也就是十幾棵,工程量到是不大。實在是這十幾棵樹的大小位置太過礙眼。
下水暗渠正在覆蓋,隱在角落裡的新增茅廁已經在結頂。牆是用磚砌的,不過仍然結了茅頂而不是用瓦。
張軍感覺茅草頂更適合這裡的氛圍,有那種賦閒的氣息。
湖邊人最多,這邊三個府裡最貴的女人就是在這看著湖邊。看熱鬧。
按著張軍的規劃,湖邊需要挖出來,然後以大石壘堤,夯實踩穩以後,在上面用木板鋪設步道,即美觀又實用,還安全。
至於增加一點亭臺閣榭對這會兒的工匠來說不是什麼大事兒,很快的。
張軍揹著手走過來的時候,小清禪正在和大娘子說什麼,神采飛揚的小樣子。
紅蕊看到了張軍,欠身問安,那娘倆轉頭看過來。
大娘子起來給張軍施禮:“相公。”
張軍拱手還禮:“夫人。”
小清禪也側身行禮:“大人。”
張軍再拱手還禮:“大娘。”
小清禪咯咯咯的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