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頭問韓監丞。
“多是以木燒製,也有以石炭為之。”韓監丞點了點頭:“石炭莫如柴木易取。”
用煤不如用木頭方便,樹到處都是,伐取容易,煤需要從山裡挖再運過來。
這理由還特麼挺強大。
這就是黃土高塬禿頂的理由嗎?張軍記得富平曾有考古說有磚窯五百多座,算一算得燒多少樹木?整個高塬上有多少窯?
搖了搖頭:“燒木不可取。”
張軍叫人拿來紙筆:“溫度不夠,燒製的時間太長,以後諸窯均以石炭燒製,囑專人司石炭採運,著囚徒可以挖炭贖罪。”
武懷錶在一邊拿本子記錄下來。
張軍畫了一個迴轉窯的示意圖:“此地兩窯按此重築,調撥水泥,以磚砌制,兩窯現存泥坯繼續燒製,成品均用來建窯。”
耐火磚的原料需要燒製,需要單獨建窯,然後成坯燒製,比普通制磚複雜了不少。
還需要建築高煙囪來提高窯內溫度,沒有水泥是肯定不行的,窯的內壁需要耐火材料,原來燒的磚應該可以用。
這麼一算,什麼都不缺,就是花點時間的事情,這個過程中也正好理一理煤的事情。用木頭可是燒不出來耐火磚的。
“以後,此二窯所制之磚專供鐵坊,由韓監丞調配使用,其他人未得某允許不得妄動。”
花了近一個時辰的時間,總算把原理呀,工藝啊這些東西講解清楚了,就算這會兒沒明白也有圖有文字備查,也就是一個適應的過程。
“著人查調諸窯,與此二窯類似者均記錄彙報上來。”張軍囑咐了武懷錶一句。
這地方是高粘土大產區,矽礬鋁鎂豐富,不可能只有這一個地方能產耐火材料。
“你等專心事事,日後自當論功行賞。”張軍又鼓勵了一下窯監眾人。
“謹諾,謝府尊。”
安排好了事情,張軍和韓監丞出來回程,韓監丞說:“若想府內諸窯均使石炭燒製,怕是石炭供應不及啊。”
“石炭產量很低麼?”
“儲量應廣,只是怕採挖不及。”
“擴張就是,多闢採區,多招丁口,餉錢須給足,車馬調使多多偏側,產量必須快些提升起來,此物……大用。”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