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9章 一日(6k)

叮鈴~~~

視網膜投影中,四顆卡通畫風的栗子蹦蹦跳跳地匯入李涼的身體。

李涼現在也習慣了“點贊”,笑著回了四個贊,只是他沒有載入外觀方案,他的“贊”依舊是桃心的樣子。

“在看什麼書?”一月問道。

李涼舉起手裡的書:“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月讀出書名,若有所思道,“存在主義。”

“你呢?”

“噢,這本,”一月晃了晃手裡的書,羞赧地笑了下。

李涼注意到封面上的書名:《純粹理性批判》。

閱讀紙質書是一種風尚,而康德的作品屬於上城區孩子的啟蒙讀物,一月應該早過了讀康德的年紀,她的羞赧類似於一千年前的成年人被人發現讀兒童繪本。

,!

昆德拉的作品也很基礎,但李涼完全沒有這種困擾,毫不介意暴露自己對哲學的無知。

一艘半球形的單人飛船徐徐降落。

“先走啦,”一月歪了下頭,鑽進飛船。

“回見。”

李涼目送飛船遠去。

在上城區,很多人出生在養育中心,沒有父母或從沒見過父母,他們很小就開始獨居,而且會根據興趣和社交需要,隨時改變居住地,如同候鳥,一生都在五座上城區之間徘徊,中京上城區,新澳上城區,洛基山上城區,德納裡上城區以及月球上城區。

一月顯然就是這類人,在一個區域住一段時間,就會換成另一個地方,畢竟上城區所有人口加起來都不足以填滿任何一座上城區的居住點,空置的房子數之不盡,況且,她還能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時申請建一座新的房子。

這時。

又一艘單人飛船落下,李涼走了進去。

飛船騰空,飛向b-4557區。

上城區是車輪狀的巨大衛星,尤其中京上城區,從外到內共有五個環,最外側的環直徑接近1700多公里。

人們生活在每一個環的內壁,絲毫感覺不到自己在沿著水平方向轉動,此刻李涼身處4環與3環之間的空域,俯瞰4環的“地面”,無數居住點散落在精心設計的園林中,每一片園林都有獨特的風格,連續成一軸色彩絢爛的畫卷,而他就在這軸畫卷上空飛行,遠處的地面和“天空”呈現相同的平緩弧度。

掠過一片水域,飛船降落。

b-4557區算是整個b區的哲學中心,每天都有仿生人開設的不同課程,這些課程全都可以隨時在視網膜投影中遠端學習,但大部分人還是願意來教室上課,為的是和其他人交流。

交流,是上城區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李涼行走在林蔭步道上,與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過,視網膜投影中,大約十個人裡有四個頭上顯示著“s”標誌,代表他們是透過神經漫遊來到這裡。

遠處的林間,極富線條感的建築若影若現,隨著靠近,視網膜投影不斷彈出課程的介紹和各種活動的資訊。

這些活動任何人都能參加,每個人也能隨時發起新的活動,系統會根據活動主題,將資訊推送給可能有興趣的人。

比如此刻,李涼的視網膜投影中就出現大量有關昆德拉的文學研究課題,哲學派對,圍坐會等等,簡直眼花繚亂。

他眨了幾下眼睛,關閉了視網膜投影,眼前頓時一清,透過神經漫遊接入的人也消失不見,步道上往來的行人少了很多。

即便沒有視網膜投影導航,每個人腳下也會有全息指示箭頭,導向正確的位置,況且這條路他已經很熟悉,十多分鐘後,便來到b-4557區4座。

這是一棟六層的建築,遺留著模組化時代的風格,像積木搭建而成,有很多鏤空的區域。

模組化時代的建築往往沒有電梯,李涼走樓梯上了三樓,穿過高高低低的走廊,找到了305室。

推門而入,教室裡已經有人先到。

一圈椅子圍繞著中間的空地放置,七八個孩子各自坐在椅子上,相互交談。

其中一個小女孩回頭衝他笑了笑。

李涼點頭致意。

這群孩子都在十歲左右,已經對哲學理論十分熟悉,這會兒正在討論昆德拉作品中的復調敘事結構。

“眾多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和意識,由具有充分價值的不同聲音組成真正的復調,這一點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特點,”一個小男孩說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