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縞”、“買鹿制楚”的貿易戰佩服得五體投地,才會想出這麼一個“修渠疲秦”的“妙計”來拖延秦國進軍的腳步。
所以當秦太子大肆宣揚紙書的妙處,甚至以紙換書,包括韓王在內,很多人覺得秦太子要麼是敗家子,不惜花費重金打造藏書樓,以此來邀買人心;要麼就是心機狗,想要騙取六國藏書和人才。
無論哪一種,秦國出了這麼一個強勢的太子,對六國來說,都不是好事。
派人前去刺探,探是探聽情報,刺嘛,當然是暗殺行刺,六國誰家都少不了遊俠劍客,平時秦國關卡審查嚴密,戶籍也管理的十分嚴格,加上法制嚴苛,刑罰比其他六國都重,所以一般時候遊俠是不願去秦國,免得去了被抓住要麼服勞役要麼服兵役,劍法再高也無法與軍隊相比,還是能躲著走就不去惹事的好。
可如今秦川修渠圍塘,秦太子又要修什麼藏書樓,廣邀天下客,自然就無法像以前那般嚴密封鎖,就算沒有秦國身份,只要帶著本書,就能去涇陽。
這種好事,不立刻派刺客去試試,簡直都白瞎了秦太子給的大好機會。
反正這會兒人多眼雜,各國都有人去,就算出了事,秦國也沒法確認是哪一國乾的,大家渾水摸魚,不論誰摸著,只要能斷了秦王最看重的太子性命,簡直勝過奪取秦國十座城池。
相里氏原本就以劍術聞名於世,哪怕隱於山林,也沒丟了家傳手藝,門下弟子中,有不少遊俠和劍客,自然也就收到了各國密謀行刺秦太子之事。
於是相里源便以此為條件,向嬴政提出交易。
“若太子能為我們找回《墨經》下部,相里氏雖不能為秦國從軍出戰,但可以派好手保護太子,絕不會讓刺客傷及太子分毫。”
嬴政前世經歷過無數次刺殺,最有名的除了荊軻高漸離,還有張良在博浪沙的大鐵錘,幾次都是險死還生,所以這一世重生之後,他第一時間就開始按照從後世藏書和網路上看過的鍛體之術開始自我訓練。
他本就是性格堅毅,十分自律之人,採用後世那些經過無數代人嘗試和簡化的鍛體之術,雖然沒有找到什麼正經的武功秘籍,但光是跑步和最常見的軍體拳太極拳,就讓他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從瘦小病弱的九歲小兒,變成現在無論身高體力耐力都超出同齡人一大截的十二歲英武少年。
儘管如此,他還是很樂意受到相里氏的“保護”。
墨家重諾,一諾千金,甚至不惜以生命踐行諾言,既然他們肯為了換書而派人保護他,就一定會做到。
這些遊俠劍客的行蹤飄忽不定,單靠他身邊的那身侍衛,的確很難提防,可有了相里氏這等劍客大家在,就不用再擔心那些蟊賊了。
“一言為定!”嬴政大手一揮,不光給了相里氏十塊藏書樓的進出通行牌,還答應他們可以派人跟隨鄭國學習圍塘修渠之術,甚至連他的工坊,都可以自由出入。
他給的實在太多,連相里源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其實我們族人也曾養蠶抽絲,做出過少量方絮,只是不知太子殿下如何以其他材料造紙,這等技術實乃不傳之秘,太子便是準我等出入,草民一定會管好從人,絕不洩露工坊之秘……”
“洩露了也無妨。”嬴政毫不在乎地說道:“造紙本就是為了便民,若是將其視為機密,囤積居奇,高價售賣,那豈不是與絲帛無異,同樣無妨惠及百姓。”
“你們若是想學,就派人去學好了。以後若是造出更好的紙,再送一份方子回來便可。”
對於相里氏,嬴政壓根沒想過保密,甚至還想“拋磚引玉”,藉此若能留下相里氏,不用他們去從軍征戰,只要他們的工匠和墨經技藝,就遠勝於他好不容易從秦王宮和幾個願與他交好的貴族世家蒐羅來的匠人。
畢竟他在秦國的根基淺薄,除了秦王之外,並沒有自己的嫡系世家,老師荀卿和師兄師弟們,又都是專心讀書的文人,這些奇技淫巧之事,就得靠他自己想辦法了。
相里源萬萬沒想到嬴政居然連造紙術都這般大方地“賞賜”給他,激動得差點就跪下想要投效這位“明主”。
“殿下……殿下大恩大德,相里氏無以為報……”
嬴政等半天,見他老淚縱橫,就是不肯說出後半句“以身相許”來,只能嘆了口氣,說道:“你們在秦國定居,便是秦國子民,我也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你們能按照秦國百姓的規矩,交稅服役,那麼,該屬於你們的,一樣也不會少。”
“這……”相里源遲疑了一下,和同行的兩位族人對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