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宦官帶往偏殿等候,而皇帝和文武百官將會對試卷進行閱卷,選出排名一百的貢士,然後由皇帝親自擬定狀元、榜眼、探花。
偏殿有早已準備的糕點、茶水,唐漢拿起一塊糕點放入嘴裡,只覺得當真是美味,不愧是皇宮所用,這般糕點唐漢在上一輩子是吃都沒吃過。再喝了一口茶,只覺得滿嘴茶香,端是美妙。
“若是這般茶葉放到上一輩子茶店,恐怕一斤茶葉可以賣數萬吧。”唐漢心中暗贊。
沒多久,鴻臚寺官員為每位考生端上來一些做工精美味道誘人的飯菜,吃過午飯稍加休息後,在下午將會宣佈前一百名。
金鑾殿中,坐在龍椅上的弘治帝在品閱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等人送來的前十名文章,神色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能成為貢士,尤其是被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挑選出的前十名,文筆、語言組織能力自然是極強的,弘治僅僅只是一眼飄過,便可將文章中的觀點看個大概。
“咦,好字!好字!”弘治帝拿起一張試卷,還沒看內容只看到字就出聲讚道,隨著弘治帝仔細地觀閱著文章,眼中時不時地閃過一抹精光,連連點頭。
“改土歸流麼!?”弘治帝低聲喃喃自語,聲音很低,只有他聽得見,他的神色有異。
弘治帝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少女紀氏被俘入宮中,管理皇帝私房錢。一次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後,紀氏懷孕。寵冠後宮的萬貴妃知道後,命令一宮女為紀氏墮胎。紀氏的人緣很好,派來的宮人不忍下手,回報萬妃時就謊稱是肚內長了瘤子而不是懷孕,萬貴妃仍不放心,下令將紀氏貶居冷宮。紀氏是在萬貴妃的陰影下,於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萬貴妃得知後又派門監張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張敏卻冒著性命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起來,每日用米粉哺養。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后也幫助哺養嬰兒。萬貴妃曾數次搜查,都未找到。就這樣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飯長到六歲。直到有一天,張敏為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憲宗皇帝聽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當憲宗皇帝第一次見到自已那因為長期幽禁,胎髮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不禁淚流滿面,感慨萬千。當天召集眾臣,說出真相。次日,頒詔天下,立朱佑樘為皇太子,並封紀氏為淑妃。但隨之紀氏卻在宮中暴亡,門監張敏也吞金自殺。顯然,紀妃與張敏之死皆與萬貴妃的迫害有直接關係。憲宗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
弘治帝登基為帝,先皇給他留下的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說是千瘡百孔一點不為過。經過他勵精圖治,朝廷才漸漸有了起色,比起當初登基之時不知道好了多少。
但是一直以來弘治帝有個心病,便是在他登基這十幾年,他生母所在的西南,時常判斷,往往派出大軍征服沒多久,就又反叛,憑白消耗了龐大的人力物力,讓弘治帝頗為頭疼。
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年時務題,弘治帝親自擬題,以西南時事作為考題,他本來也沒寄多大的希望,畢竟滿朝文武都沒有什麼好辦法,何況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生呢。
可是看了‘改土歸流’後,弘治帝卻彷彿被觸動了心絃,隱隱覺得這個辦法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但可以解決邊境問題,而且還能解決宗室藩王的問題。
作為一箇中興皇帝,弘治帝自然是聰慧之人,看得到時政弊端,只是受限於眼界和思維限制,找不到好辦法。
弘治帝將唐漢的文章交給大宦官,然後提筆在榜上狀元的位置寫下——唐漢。
於是,唐漢成了明朝開朝以來第三個‘連中三元’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