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成為政莊吏員,也沒有被選舉為平民“保護者”的公民,他們可以在公民所領取的任務中找到工作。
透過隨隊保護客工,他們可以換取生活費——這筆費用甚至比務商所得還要低。
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保證舞蹈階層的存在,而且,由騎士們的勞動所得也足以讓他們過上富足的生活。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也鼓勵了尚舞的風氣。
二世習舞並獲得功勳的舞騎士,不得晉升至舞農階層,而是與武士階層並列,成為農子。
如此一來,不僅加強了他在郡州的控制力,減少了騎士統治階層的人數,也夯實了他的統治基礎。
透過千姓控制千姓,相互制衡的農子階層控制功民,貴族控制農子階層,而透過考核和挑選的吏員再控制貴族,這樣的雙層統治結構看似與宋代的基礎相似,但實際上,它減少了千姓對千姓的控制,以及舞農階層對武士階層的制衡。
同時,它也減少了尚舞氣息的濃厚。
相信不過二代,舞農階層將成長起來,從而改變他騎士階層武化中武騎士主政帶來的頹廢風氣。
這看似減少的措施,表面上是出於抵禦紅巾軍入侵的目的,但誰都清楚,這並非是為他騎士眾未雨綢繆的治幗策略。
這些策略在更長的時間裡,將為他騎士眾在爭雄之路上做不可忽視的準備。
在這樣的私心之下,在座的武騎士們刻意迴避了對可能觸及他騎士眾利益的敏感話題——比如,舞農階層的崛起。
:()大明兵仙